呈贡区:“三条线”规范涉企行政执法
呈贡区直面解决涉企行政检查中检查事项名目繁多、重复检查、多头检查、随意检查、扰企等突出问题,聚焦涉企执法规范工作,通过统筹推进、转变作风、压实责任等举措,构建涉企执法工作的“基准线”、“幸福线”、“规范线”,推动清廉云南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暖心行动”工作走深走实。2025年以来,呈贡区各部门落实“企业安静期”要求检查各类经营主体3834户,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894户,降幅18.8%;其中,特殊情况检查各类经营主体2021户,较去年同期减少1243户,降幅38%,让企业真切感受到政府监管的“尺度”和服务的“温度”。
一、提升站位,锚定服务企业的“基准线”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制定印发《呈贡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推进群众身边具体实事专项行动工作实施方案》《呈贡区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紧盯执法事项多、执法工作量大、行政裁量权基准幅度大的重点领域和罚没收入增长较多的领域,确定区公安分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市场监管局为重点部门,集中开展重点整治。二是打造执法队伍。组织全区1000余名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通过理论知识讲解+案例分析+实操指导,进一步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养和业务能力,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作风过硬的执法队伍。三是强化“点题整治”。将规范涉企执法工作作为清廉云南建设“暖心行动”的点题整治内容,由分管副区长牵头,进行全面自查分析,全面细化涉企检查情形,优化检查的方式和程序,切实提升涉企检查规范化水平。
二、转变作风,厚植经营主体的“幸福线”
一是拓宽政企沟通渠道。在政府信息网公开发布征集涉企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线索的公告,明确线索征集的范围和反映渠道。书面向区法院、区检察院、区信访局、区热线办征求相关违法线索、意见,聘请观察员,针对涉企行政行为开展监督检查,组织开展民营企业、金融机构代表座谈会、“局长坐诊接诉”等收集解决问题,共为2家企业解决3个问题。二是突出“柔性执法”场景运用。针对花卉、数字经济等特色产业,实施“场景化”“一业一查”联合执法。印发推行容错纠错柔性执法“五张清单”,公布不予处罚226项、从轻318项、减轻146项、从重179项、免于行政强制15项。研究制定行业专属检查指引,推动“一次检查、全面体检”,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坚持“一企一档”信用监管,建立涵盖投诉、检查、整改、信用等级的企业信用档案。制定部门抽查计划49项,联合抽查计划30项,“一业一查”联合监管计划4项。三是强化随机回访。坚持“随机回访”制度,检查后15日内通过电话随机回访企业,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上半年共回访企业28家,满意率100%。
三、压实责任,把牢涉企检查“规范线”
以“清单化管理、刚性化执行”为核心,严格落实《云南省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16项措施》,全力推行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化管理,一是严把涉企检查备案“入口关”。印发《呈贡区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对各部门年度涉企检查计划进行备案审核,严控计划外检查。印发《2025年度昆明市呈贡区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公布169类242项市场监管领域随机抽查事项和38个抽查领域68个市场监管领域部门联合抽查事项,完成“双随机、一公开”抽查602家次。二是开展靶向帮扶企业合规能力。对部分小微企业政策法规掌握不到位、管理不规范、台账不完善的问题,由执法人员主动帮助企业完善管理和台账,并提供针对性的帮扶和解决方案。同时,在检查中同步开展政策宣讲,实现“检查问题”与“解决问题”同步落实。三是健全监督问责“闭环关”。建立涉企执法全流程监督机制,依托云南省区块链+行政执法和监督平台等系统,全面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扫码入企、综合查一次,对执法检查行为进行动态跟踪,对超时检查、违规检查等行为实时预警。定期组织涉企执法案卷评查,重点核查执法程序合规性、自由裁量权适用合理性,实行“整改—反馈—复核”闭环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