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对呈贡区政协四届四次会议第44090号 提案的答复
潘金华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升级打造呈贡区洛龙湖公园的提案》,已经交由我们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正如您提案所说,现代AI技术的运用和普及已日愈成为各领域最便捷、最先进的实用工具和升级手段。洛龙公园建成20余年来,其绿化景观和生态功能虽逐年得到提升和完善,但作为呈贡的名片和窗口,其景观特色和入园体验以及日常管理等方面还显得过于单一和普通,距精品、精细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近年来,我局将管理重点向精品打造、人性化管理、智能化提升上倾斜,并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绩和效果。
一、高位推动洛龙公园品质提升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洛龙公园日常管理和品质提升工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每年度都安排管养经费和景观提升经费,确保公园管养标准不降,品质逐步得到提升。区委宣传部充分利用AI技术,一是运用图文报道、竖屏短视频、4K超高清直播、沉浸式Vlog等多样化传播形态,对洛龙公园樱花节进行全景式呈现,累计直播观看量突破100万+人次;樱花节期间,200万粉丝网红博主“小明”、78万粉丝网红博主“李永存”、旅游博主“昆明老外史帝夫”在洛龙公园樱花大道取景拍摄宣传,获30余万点赞量。二是在《新呈贡 大未来》《呈贡三分钟》《呈贡区招商引资宣传片》等区级专题片中,将洛龙公园作为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通过延时摄影、无人机航拍等专业手法,多角度展现公园四季更迭的生态之美;三是在国庆、春节、樱花节、茶花节等重要节点,推出洛龙游园相关游园指南系列融媒体产品,助力将洛龙公园打造为游客必打卡的"网红景点"。2025年以来,策划发布《最高达十万余人次!夜樱点亮洛龙公园“月光经济”新活力》《洛龙公园樱花节太绝!古风+科技超上头》等新闻稿件40余条。与人民日报、人民网、央广网等中央省市媒体围绕茶花节、樱花节开展主题策划,发布《昆明市呈贡区讲举办第二届樱花节》《“夜樱”大道亮相 呈贡区洛龙公园第二届樱花节3月8日启幕》相关稿件48篇,提升城市文化形象与旅游吸引力。
按照《昆明市呈贡区智慧城市(一期)、(二期)实施方案》,目前公园已实现了出入园监测、车辆入园检测识别,智能公厕,人流量监测,土壤、气象、水文、病虫害监测等日常管理功能,极大地提升公园智能管理水平。
二、充分发挥职能部门主责主业,按精品路线不断提升公园品质
近三年来,我局在洛龙公园打造了“樱花园”、“花径主题小品”、“相遇洛龙湖摄影点”、“冷雾造景”等景观小品;开放了3个露营点,设置了湖面救生应急箱11个,便民储物柜3组,修缮了绿化浇灌系统和塑胶跑道、健身设施、亭台廊道等;春节、国庆等重大节日摆放鲜花累计17万盆,形成了月月有花开,季季景不同的特色景观,并通过花卉、植物挂牌等方式,提升了市民对花草树木的识别度,形成爱花、护花、养花的良好习惯。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局成功地举办了“繁花呈贡 ‘樱’你而美”2024、2025两届樱花节,在樱花节活动中,引入了凤凰飞天等智能元素以及打铁花、民族打跳、民族服饰展、樱花集市等市民喜闻乐见的项目,2024年樱花节接待游客20万人,2025年达90万人,极大地提升了洛龙公园的知名度和认可度。2024年至今,累计入园公益性演出和举办活动7场次,1700余人;团体入园活动22场次,3万余人;日均入园人数达11000余人。
三、转变观念,抓住机遇,提升智慧化管理水平
您在近年来对洛龙公园景观提升、智慧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和意见,这也正是我们努力的方面和对我局工作的启发。
在下步公园管理工作中,我局将认真研究您提供的关于AI技术在公园提升改造中的应用建议,重点以动态变化,人文体验、互动交流,智能管理等方面为抓手,一是策划“AI+洛龙公园”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创意短视频等新媒体产品,聚焦公园AI技术应用亮点(如智能导览、AI景观互动、智慧安防等),以趣味化、故事化方式展现洛龙公园科技魅力。二是运用AI技术,对呈贡洛龙公园的银杏、石碾广场的石碾等具有一定标识性景物进行AI合成制作,使其由固定图片改变为动态视频,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推广发布,吸引游客前来游玩打卡。三是整合区级新媒体矩阵资源,联动市级、省级主流媒体及网络大V,采用“主平台首发+多渠道扩散”模式,对洛龙公园AI升级成果进行全网传播。利用微博话题互动等形式,鼓励游客自发创作、分享游玩体验,形成“线上引流+线下打卡”的良性循环,助力洛龙公园打造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智慧文旅新地标。抓好资源共享共建,利用公园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克服目前财政经费困难等问题,以科技创新降本增效,以生态理念提升价值,以文化赋能,增强吸引力,实现“政府放心、企业发展、市民满意”的多赢格局。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办理面商记录情况和提案办理质量情况,请您在《呈贡区政协提案办理面商记录表》和《呈贡区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评议表》中反映。
昆明市呈贡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5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