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9595-202507-100392 主题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5-07-10 10:50
名 称: 昆明市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5-07-10 10:50
字号:[ ]

昆明市呈贡区统计局

昆明市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710日)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规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云政发〔20237号)《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昆政发〔202310号)《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呈政发202310要求,呈贡区认真组织开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区各级普查机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云南省、昆明市的统一部署,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要求,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数据为核心,提高认识、有效落实,确保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通过普查全面摸清了呈贡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经济家底,客观反映了呈贡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成效。根据2023年昆明市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显示,呈贡区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五年来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一、普查主要目的和主要工作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目的是全面调查呈贡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布局和效益,摸清各类单位基本情况,掌握国民经济行业间经济联系,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等方面的新进展,准确把握新形势新情。通过普查,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推进统计现代化改革,为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治理,加快春城花都展示区、现代科教创新城建设提供真实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一次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普查标准时点为20231231日,普查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资料。历时两年多,顺利完成机构组建、宣传动员、方案制定、普查试点、人员培训、普查区划分、单位清查、现场登记、数据审核验收、质量抽查、汇总评估等各项工作,目前进入普查主要数据发布和资料开发应用阶段。

二、普查主要特点

(一)聚焦组织领导,建立普查工作机制

成立了以区委副书记、区长为组长,29个部门为成员的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形成统一领导、部门配合、分级负责、共同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202359日印发了《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呈政发〔202310号,就第五次经济普查的目的意义、普查范围、普查对象、普查内容、普查时间、工作步骤及组织实施等内容进行了明确。2023614日印发了《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关于成立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通知》(呈经普组通〔20231号),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区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区经普办),具体负责呈贡区第五次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20237月底,完成各街道普查机构组建,完善工作机制,为五经普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聚焦产业规划,谋划区域经济监测

根据呈贡区产业发展规划以及自身产业发展空间布局,提前谋划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监测,针对辖区内花卉产业园区、云南省数字经济开发区、各驻呈高校、市级行政中心分别划分为独立的普查小区,以普查小区的形式界定了各重点区域的准确范围,今后产业集群发展监测、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基础统计资料。呈贡区实际管辖区共绘制普查区54个、建筑物3994个、普查小区433个。

(三)聚焦两员选聘,组建普查队伍

普查两员既是普查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又是普查数据的源头。呈贡区经普办以数据质量为核心,严格两员选聘标准,优化两员配备结构,丰富选聘渠道,通过商调、选聘等方式从街道、社区、企业、学校选聘业务熟、社情明、守规矩,同时具备经济、财务、统计等专业知识的普查人员充实到普查一线。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区经普办按照150个市场主体配备1名普查员,5-10名普查员配备1名普查指导员的原则,呈贡区共选聘545名普查员及普查指导员,其中普查员440名、普查指导员105名。人员构成主要为居委会基层组织人员占比65.7%、普查机构商调的普查两员占比28.4%,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占比80.7%

聚焦经费保障,落实两员报酬

为保障五经普顺利推进,区经普办积极向区政府领导汇报,结合呈贡工作实际,合理测算普查经费并将所需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坚持量入为出、把钱花在刀刃上,将过紧日子具体要求落到实处。为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充分调动两员工作的积极性,确保普查数据质量,在单位清查、普查登记阶段两员补助采用基础+绩效的补助方式,基础部分主要包含两员入户调查单位数量、工作时限以及使用自带手机采集数据产生的设备使用和流量等费用补助;绩效部分主要包含两员普查登记入户数据质量的绩效补助。

)聚焦业务培训,狠抓业务技能

为保证普查工作高质量推进,切实提升普查两员的业务技能,区经普办多措并举,线上+线下集中授课+实战演练相结合,狠抓业务培训。一是开展综合业务培训。区经普办在清查、普查阶段分别组织全体普查两员围绕普查小区划分、清查、普查方案、工作流程、统计指标、入户技巧等开展集中授课,整改普查期内共培训两员”1300余人次,组织两员参加经济普查业务知识考试,考试合格率达到100%,全面提升基层调查人员综合素质,确保普查流程不走样。二是以数据质量交叉检查为契机,组织各街道两员观摩学习,进一步夯实普查根基;三是针对普查工作重难点,分别拍摄工业、贸易、服务业等教学视频6条。建立问题解答机制,组建分专业经普在线问题工作群,组织各街道两员分专业开展普查现场登记实战演练,指派单兵教练深入各普查小区解答普查对象疑问,指导普查员开展现场登记工作,通过学练结合,进一步深化两员对普查工作的认识。

)聚焦部门协同,统筹互动联动

一是树立各行业主管部门管行业就要管统计,管统计就要管数据质量的理念,利用各行业部门行政记录,精准识别普查对象分类、分层、分批次对全区一套表调查单位、市、区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代理记账机构及实际管辖区内营收较大的重点企业开展专题培训700余人次,确保普查对象不重补漏,统计口径与会计指标无缝衔接。二是针对斗南花市开展夜场补登工作,联合市场监管、公安、市场管理方、斗南街道经普办组织两员、市场监管及辖区民警100余名工作人员挂图作战,完成夜场地毯式清查补登个体户1147户,单位1个。三是在组织实施过程中与部门形成合力。区经普办与区委编办、区税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司法局、区民政局等部门对接,及时收集202371日至1231日新成立或新产生税务登记名录,为二次普查底册生成做好数据资料收集、整理工作。四是为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充分发挥区委编办、区人社局、区财政局部门优势,利用全区各单位在职在编人数、各单位辅助性各岗位人员使用情况、各单位财政决算数据等行政记录,开展数据审核。同时,及时将普查登记中的难点、堵点反馈至行业主管部门,对现场登记中未查找到的、不配合的普查对象,分类整理后及时与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开展联合入户登记。

)聚焦普查对象,分类推进普查进度

区经普办组织普查两员摸排各行业的经营模式、利润点、劳动力强度、行业现状、经营时间等情况,按时、按质分类推进普查进度,清查阶段实际管辖区共核实清查对象69363户,其中:单位核查数21059户,个体户核查数48304户,普查阶段共完成24418户普查对象信息采集,其中:单位23068户,个体抽样调查1350户,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23户。按时间节点不折不扣完成各类普查对象入户登记工作任务。

)聚焦数据审核,把握数据质量

根据普查登记的进度分类汇总普查数据,利用每日数据监测,梳理建立问题清单,全局各专业工作人员分兵把守,集中力量克难攻坚,靶向定位找准工作着力点,确保问题及时解决。一是充分利用经济普查统一应用平台,对平台中正常填表但全表经济指标为0、普查表中有从业人员但应付职工薪酬为0或表中有应付职工薪酬但从业人员为0及普查表中指标填报不全等存在逻辑性错误的指标开展边核实边修改,对于被国家、省、市已经验收的普查表及时上报退表。二是利用商用楼宇企业入驻情况排查资料,对辖区范围内的重点商用楼宇、普查对象聚集的区域进行标记,明确建筑物的地址归属社区并对该建筑物内企业存续情况进行梳理、完善企业台账资料。三是各街道经普办组织社区普查两员对现场登记中所取得的普查资料(营业执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纸质普查登记表等)按照普查小区进行梳理完善并及时进行归档。四是分兵把守,审核关口前移,对非一套表单位制作《主要经济指标辅助表》,协助普查员在现场登记中核准企业经济指标,细化审核指标,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完整。五是普查员严格执行即录即审即报,区经普办专业统计人员实时开展对单位和个体户普查数据的审核评估。六是集中审核与上门服务相结合。针对一套表、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采取统计部门+注册会计师+行业主管部门联合集中现场审核,理清各个行业的相关政策,现场讲解难点易错指标,对经营状况复杂、需填报普查表种类较多的企业,采取上门服务,面对面指导答疑,方便企业填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数据审核的质效。

)聚焦普查宣传,切实提高普查对象知晓率

一是部门协同整体统筹。印发《关于做好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宣传工作的通知》,发动全区所有部门利用本部门影响力,在微信微博推送经济普查告知书,转载五经普相关宣传视频,协同行业主管部门、行政审批单位,在政府部门大厅窗口张贴宣传海报,在商业区显著位置电子屏播放经普宣传标语,在繁华地段及城区住宅小区、学校、高铁站、客运站张贴海报、悬挂标语横幅等多途径多方式开展宣传。二是线上线下双轨齐行。线上打头阵,立足新媒体快捷、灵活特性,利用单位大厅、户外LED大屏和广告牌等多媒体屏滚动播放五经普宣传标语,通过呈贡发布呈贡统计微信微博公众号持续推送普查登记工作动态及宣传内容,线下重实效。制作宣传展板8套、海报2000余份、横幅900余条、发放告知书2万余张。三是发挥驻呈高校资源优势,立足实际拓宽宣传面,协助市经普办拍摄宣传片、协办9·20统计开放日现场宣传活动,录制《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操案例教学视频》工业篇建筑业篇贸易篇服务业篇行政事业单位篇个体户篇教学视频6个,根据普查底册信息积极协调运营商通过短信平台向辖区内普查对象推送经普短信15000余条,向市经普办推送行走在鲜花中的一抹蓝普查员先进事迹,与云南电视台《都市条形码》专栏拍摄普查员现场登记,让社会公众更加了解普查,提升经济普查知晓率。

(十)聚焦事后质量抽查,完善普查资料

以事后质量抽查为契机,组织区统计局各专业统计人员、各行业主管部门、各街道普查两员开展街道之间数据质量交叉检查,梳理、完善现场登记材料,建立一户一档统计台账。一是开展事后数据质量抽查。2024517日至20日抽取乌龙街道、吴家营街道、雨花街道部分小区开展数据交叉检查,通过查阅普查对象的营业执照、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原始资料,询问普查对象实际经营状况等方式,边核实边指导普查两员针对入户技巧、取数、数据计算等方面开展培训,进一步规范普查的行为。二是积极配合国家事后质量抽查组开展对呈贡区抽中小区进行现场抽查并圆满完成现场抽查各项工作。同时,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国家抽查中的取数依据、检查方式、检查流程等,认真总结在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立即整改。并率先在全市开展自检自查,于202478-10日组织各街道普查员、市场监管、税务、编办、住建等行业主管部门针对629日以来各街道经普办自查整改情况开展数据质量交叉检查,进一步夯实普查根基,提升普查数据质量。

(十)聚焦依法普查,夯实普查根基

一是严格执行《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强化统计监督,加大政策宣传,引导督促普查对象依法配合登记,如实填报数据,确保源头数据真实可靠。二是严格执行普查方案,规范工作流程,加强数据质量管控,坚决把数据质量第一的原则贯穿到普查全过程和工作各环节。三是严格依法统计,坚守数据质量底线,坚决防止弄虚作假,防止漏统低估,做到应统尽统,做到查实情、报真数,高质量做好五经普工作,真实反映全区经济发展情况。

、普查主要数据

(一)单位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18897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6271个,增长49.7%;产业活动单位20779个,增加6949个,增长50.3%;个体经营户36128个,增加23335个,增长182.4%

按行业分,在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6483个,占34.3%租赁和商务服务2217个,占11.7%建筑2005个,占10.6%

按区域分,在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街道是:洛羊街道7957个,占42.1%;吴家营街道2037个,占10.8%;乌龙街道1878个,占9.9%

(二)从业人员情况。2023年末,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282542人,比2018年末增加86535人,增长44.2%,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21758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8151人,增加22483人,增长34.2%;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94391人,增加64103人,增长49.2%。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77626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37868人。

(三)资产负债和营业收入情况。从资产看,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997.32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7201.03亿元,增长106.0%。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808.29亿元,增加3300.46亿元,增长131.6%;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189.03亿元,增加3900.57亿元,增长91.0%。从负债看,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7889.08亿元,2018年末增加3922.88亿元,增长98.9%。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3300.68亿元,增加1664.62亿元,增长101.7%;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4588.40亿元,增加2258.26亿元,增长96.9%。从营业收入看,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021.98亿元,比2018年增加1762.65亿元,增长78.0%。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2188.26亿元,增加827.69亿元,增长60.8%;第三产业营业收入1833.71亿元,增加934.95亿元,增长104.0%

(四)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271个,从业人员21984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76.90亿元。其中,数字产品制造业35个,从业人员11863人,营业收入321.11亿元;数字产品服务业80个,从业人员332人,营业收入1.57亿元;数字技术应用业813个,从业人员5928人,营业收入21.44亿元;数字要素驱动业343个,从业人员3861人,营业收入32.78亿元。

(五)新兴产业情况。2023年末,全区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55,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1。全区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35个,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03.38亿元;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43,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0.84亿元。202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709人年,R&D经费支出8.47亿元。

、普查年度地区生产总值修订情况

按照国民经济核算制度和国际通行做法,国家统计局利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和有关部门资料,并同步实施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核算方法改革,对普查年度(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进行了修订。呈贡区2023GDP总量修订为672.75亿元,比初步核算数增加了99.7亿元,增幅为1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7.76亿元,减少307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4.32亿元,增加35.38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420.67亿元,增加64.3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初步核算数1.3636.4662.18变化为1.1536.3262.53

昆明市呈贡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全面摸清了全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客观反映了五年来呈贡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进展新成就,是对呈贡区经济的一次高质量“体检”。下一步,将深入推进普查数据开发应用,积极拓展普查数据开放渠道和共享方式,丰富普查数据发布手段,依法依规为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普查资料的信息服务,确保普查结果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大限度地发挥普查数据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为全区总结好“十四五”规划执行情况、编制好“十五五”规划提供数据支撑,为提升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全面推进呈贡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