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 2024年度普法履职情况报告
2024年,区水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八五”普法规划,围绕全区法治建设工作任务,深入贯彻落实《中共昆明市呈贡区委全面依法治区委员会2024年工作要点》各项工作任务,坚持“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原则,扎实推进水务领域普法工作,为呈贡区水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现将履职情况报告如下:
一、履职工作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普法责任
一是强化统筹部署。把普法工作纳入水务局年度工作计划和法治建设总体布局,成立以局长为组长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普法工作纳入水务工作总体布局,与党建工作、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使三者同频共振、协同提升,明确目标任务、责任科室和时间节点,确保普法工作有序推进。建立并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及任前考法制度,按照《呈贡区贯彻落实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清单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将习近平关于治水的重要论述以及55部涉水法律法规纳入区水务局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法律法规内容。
二是落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将普法责任细化分解到各执法科室和执法人员,要求在执法过程中主动向当事人宣传水务法律法规,做到执法与普法有机结合。同时,加强对下属事业单位普法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丰富普法内容,增强法治意识
一是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专题讲座、政治集体学习等形式,组织全局干部职工深入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水务工作的能力。落实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制度,区水务局党组理论中心组8次集体学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党内法规、国家法律法规,局党组会或局务会34次学习了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带动全局干部职工自觉学习、模范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宪法、法律,形成了浓厚的尊法学法用法守法氛围。
二是加强水务法律法规学习。全面落实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宪法和法律法规列入干部职工培训的重点课程。严格执行“周五政治学习日”制度,局属各科室轮流讲授水法律法规、业务技术知识,2024年以来共组织全局干部职工集中学习35次,集中学习了《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节约用水条例》《昆明市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等涉水法律法规及业务技术知识,巩固提高水务工作依法履职能力和技术水平。邀请律师、行业专家等对全局干部职工进行专题培训,专题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信访工作条例》《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办法》等,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法治素养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是组织干部职工参加执法培训及竞赛活动。积极组织执法人员参与执法轮训、新办证人员参与新办证培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参加网络涉水法律、法规相关法律知识、问答竞赛,参加市及区各部组织的相关视频会议及专题培训。2024年组织职工参加各类执法培训40余人次,组织参加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网络答题和《水安将军》趣味知识竞赛活动,区水务局水安将军竞赛在云南省县区水行政部门中排名第1,进一步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法治观念,增强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
(三)创新普法形式,提升宣传效果
一是线上线下融合宣传。开展多领域法治宣传教育,线上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通过水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发布普法信息、法律法规解读文章、宣传视频等,扩大普法宣传覆盖面,严格贯彻落实主要领导庭审制度。推进行业法治文化建设和机关法治文化建设,在本单位公共区域设置法治文化宣传栏,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上设置普法专栏或刊载普法内容。年内在区水务局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推送涉水法规宣传120余次。同时,线下结合“3.22”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等重要时间节点,广泛开展涉水法律法规等宣传教育活动进单位、学校、企业、社区、小区,2024年开展涉水法规宣传活动12次,引导干部职工和社会公众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在河道、水库等重要阵地设置宣传展板、发放宣传资料、接受群众咨询,面对面宣传水务法律法规和节水知识,共计发放滇池保护、防汛抗旱、水土保持、十年禁渔、节约用水、海绵城市、城市排水、水资源管理等普法宣传资料9000余份。
二是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围绕节约用水、滇池保护、十年禁渔等主题,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期间,开展宣传“六进”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2024年,区水务局联合云南师范大学开展节约用水、滇池保护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校地共建,营造节水护水浓厚氛围;协调大学生河长队伍参与滇池保护治理,打造守护滇池清波的预备军;组织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节水宣讲活动,在幼苗心中植入节水脉络;联合云南大学等高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4次,让呈贡大学城师生主动参与滇池保护治理、河道管护、十年禁渔等志愿服务工作。
三是推进社会共治工作。主动创新十年禁渔执法监管执行方式,畅通各类群体常态化参与“十年禁渔”工作的渠道,多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市率先探索开展相对不起诉案件犯罪嫌疑人参加滇池“十年禁渔”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合力推动滇池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由“管理”向“治理”转变。2024年区水务局河道、沟渠、排水等执法巡查检查205次,积极向单位(企业)、小区运行管理单位及人员讲解违法事实、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做到处罚与教育相结合。
二、取得的成效
一是普法覆盖面与影响力显著提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普法方式,区水务局的普法工作不仅覆盖了本单位的干部职工,还延伸到了管理服务对象、大学城师生等社会公众。普法活动的参与人数和覆盖面均有大幅提升,水务法治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显著增强。二是普法形式与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在保持传统普法形式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并实践了多种新的普法方式,使普法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易于接受。三是普法成效与水务法治建设相互促进。在普法过程中,注重将法治理念融入水务工作全过程,促进了水务工作的规范化、法治化。通过普法活动,及时发现并纠正了水务工作中的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夯实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节约用水、防汛抗旱、滇池保护治理等工作基础。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普法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流动人口聚居区、新业态从业群体等区域普法活动开展频次较低,部分社区年均普法活动不足,普法资源分配不均衡。
二是普法形式创新还不够。传统宣传方式多,新媒体运用还不够充分,宣传普法的效果不够强;
三是普法队伍的专业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普法工作的需要。
四、下一步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拓展宣传渠道,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增强社会公众对水务法律法规的知晓度和遵守意识;
二是加强新媒体在普法工作中的运用,制作更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产品,提高普法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是加强普法队伍建设,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参加法律知识培训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普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
四是强化普法工作与水务业务工作的融合,将普法工作贯穿到水务规划、建设、管理、执法等各个环节,形成常态化、长效化的普法工作机制。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
2025年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