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区政务服务“就近办、便利办” 试点工作在吴家营街道取得实效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推动“放管服”改革向基层纵深发展,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呈贡区将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便利办”工作纳入2023年“十件惠民实事”。7月18日开始,通过在吴家营街道办事处先行先试,截止8月30日,共办件3498件,并取得了以下五个方面工作经验。
一、组建一个专班,保障便民工作推进
吴家营街道高度重视政务服务“就近办、便利办”试点工作,严格按照《呈贡区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便利办”工作实施方案》对试点阶段的工作要求,及时调整班子分工,成立试点工作专班,优化对街道社保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便民服务站的集中统一管理。全部承接呈贡区第一批80个试点“下沉”事项受理权限委托,并主动配合区级相关部门,按时完成对辖区街社窗口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快速完成街社帮办代办服务队伍的组建,对社区便民服务站不能直接办理的事项,由社区帮办代办小组免费代为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办理;对街道一时因客观原因不能办理的事项,由街道帮办代办小组免费代为到区政务中心办理。
二、完善一套机制,保障便民窗口运行
为确保“下沉”事项接得住、办得好,吴家营街道制定了《吴家营街道推进政务服务“就近办、便利办”工作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时限、确定了工作内容,并根据《昆明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管理规范(试行)》《昆明市呈贡区政务服务中心一次性告知制度(试行)》《昆明市呈贡区政务服务中心推行预约延时“十分”暖心服务工作方案(试行)》,进一步完善并建立了吴家营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行为规范》《限时办结制度》《帮办代办制度》等一整套规章制度,以保障街道便民中心,辖区社区便民服务站的高效运行。
三、推行一个标准,保障便民服务质效
吴家营街道按照《呈贡区“就近办便利办”第一批“下沉”事项清单(试点)》,分别从事项名称、事项类别、办理时限、办理方式、办理层级等方面对本次新增48个事项,原有32个事项进行逐一规范和公布;在街道便民服务大厅设置3个综合窗口,添置办证设备,严格按综窗管理模式及区级各相关部门制定的办事指南、操作流程、答疑手册以及授权范围规范办理;在每个社区便民服务站设置1个综合窗口,实行同街道综窗同标准受理,无差别办理。全面推行一次性告知、首问负责等管理规范,以及预约、延时、上门等“暖心”服务,积极推进“e办通”自助服务终端、“掌上办”移动端使用效率,以及线上线下办理的集成服务,不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感、便利度。
四、聚焦一类群体,保障便民服务温度
本次“下沉”的涉企涉民高频事项,最基本的要求就是通过服务端口前移,实现在家门口就能办事。为使辖区内的老年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特殊群体享受到便捷服务,感受到便民服务的温度,吴家营街道及时采购办理老年人优待证需要的针式打印机、彩色打印机、高拍仪、塑封机、钢印机等设备;8月25日,第一张老年人优待证成功办出,并实现了凭老年人优待证在“e办通”自助申办“爱心”公交卡的集成服务。同时,针对“下沉”行政给付事项主要涉及残疾人、困难群众,但这些特殊群体大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实际,吴家营街道组建志愿服务队,提供“一对一”上门服务,为其申领申报各种补贴补助。
五、打造一个阵地,保障便民场所规范
吴家营街道按照《昆明市政务服务实体大厅管理规范(试行)》要求,对便民服务中心大厅进行了重新规划和布局,除办事窗口和后台区域外,还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党建书架、休息等候区、母婴室等。在党建书架区域,配备有声图书、云岭驿站、青年书吧等功能设施;在休息等候区域,摆放各类应急便民物品,置备了休息椅、饮水机等便民设施;同时还推出小电共享充电服务,为办事群众营造温馨、舒适、便利的办事环境,让办事群众在街道便民服务客厅感受到宾至如归的办事体验感。
下一步,昆明市呈贡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将统筹呈贡区各个街道、区级各相关部门,迅速在全区推广应用,积极推动政务服务窗口前移、服务下沉,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群众享受到更周全、更贴心的政务服务,切实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