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9595-202307-717709 主题分类: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3-07-26 09:56
名 称: 2023年上半年呈贡区消费品市场分析 ——承压前行有序恢复 全面回暖仍需再注动力
文号: 关键字:

2023年上半年呈贡区消费品市场分析 ——承压前行有序恢复 全面回暖仍需再注动力

发布时间:2023-07-26 09:56
字号:[ ]

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的风险挑战,多措并举扩内需、促消费、增活力,推动经济回暖向好。1-6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92.76亿元,同比增长2.7%,实际管辖区内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为第1名。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总体情况

今年上半年,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1.55亿元,同比增长2.7%,自疫情开始的2020年起,三年平均增长12.7%

图片1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85亿元,同比下降1.9%;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0.7亿元,同比增长51.0%。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66.42亿元,同比下降3.1%;餐饮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25.3%。

(二)生活必需品类和部分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与民生保障相关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类、日用品类同比分别增长29.0%、14.4%、126.8%、64.7%、-16.1%。但生活必需品类商品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占比较小,拉动作用不明显。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同比分别增长1.4%、35%

(三)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势良好

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成品油价格上涨,石油及制品类商品贡献显著。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9.99亿元,同比增长4.4%,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5%,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0.58个百分点。

(四)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速放缓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国采药品采购品种报量目录范围扩大,更多药品迎来了“灵魂报价”,价格回归合理水平。1-6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实现44.16亿元,同比下降7.4%,其中西药下降-8.7%、中草药及中成药增长9.5%。

二、分行业销售额完成情况

(一)批发业销售额下滑

批发行业需求受到宏观经济环境、消费者偏好及消费者预期的多重因数影响,在地产不景气的当下,上下游行业销售均转弱。1-6月,全区批发业销售额累计完成436.58亿元同比增长1.7%,二季度销售额比一季度下降8.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批发业销售额完成367.22亿元,同比下降1.9%。其中,石油及制品批发同比下降4.6%;非金属矿及制品批发同比下降23.2%;金属及金属矿批发同比下降8.3%;建材批发同比下降15.8%。

(二)零售业销售额同比持平

呈贡区零售业销售额完成96.95亿元,增长4.4%。其中,属于刚性需求的药品消费在疫情管控放开后回归正常,西药零售完成销售额48.3亿元,同比下降3.5%,由于其在全区的占比最大(73%),下拉了全区限额以上零售行业增速2.6个百分点。在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车企占到1/4,在燃油车与电动汽车更新迭代期,汽车行业风向标的变化让更多人选择观望,汽车商品销售额完成8.7亿元,同比下降4.2%。

(三)旅游出行热度攀升,住宿、餐饮等接触型消费增长迅速

今年以来,人们被压抑三年的出行需求逐渐被释放,旅游市场持续升温,国内商旅出行人数剧增。1-6月,呈贡区住宿业营业额实现2.77亿元,同比增长76.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住宿营业额实现1.46亿元,同比增长132.2%。全区餐饮业营业额实现销售额实现9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餐饮营业额实现5.35亿元,同比增长26.7%。

三、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消费潜力释放不足

一是居民收入增长预期不稳定致使不敢消费。收入是消费的前提,收入水平的高低决定着消费能力的高低,并直接影响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欲望和消费潜能。今年一季度,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4.5%,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居民购买力有限;二是刚需支出多且还贷压力大致使不能消费。在满足最基本的生活开销后,偿还各类贷款己成为许多居民家庭收入的主要去向,房贷、车贷、教育、医疗投入挤压消费空间;三是受近几年疫情影响,居民的抗风险意识明显增强,致使不想消费。为保证大额支出计划和不时之需,居民储蓄意愿明显增强,消费愿望有所降低,持币观望心态加重。

(二)交易量、交易额居高的斗南花市入统困难

从数据看,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的斗南,每天有10000余人次进场交易,日上市鲜花约400-600万枝,日成交额350-550万元,每天有280余吨鲜切花被运往全国。市场内成千上万家商户有公司、个体工商户、农户,体量大小不一,销售模式多样,但财务制度不健全导致绝大部分商户销售收入无法纳入国家统计库。

(三)新兴消费培育还需加强

目前我区消费品市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销售以生活品类商品为主,品质高、种类丰富的商品市场结构还未形成,电商、连锁经营、智慧零售等新型消费发展较慢,难以满足高收入群体对高端商品和优质服务私人化、定制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区内人数占比较大的高校学生群体和年轻一族更多是喜欢选择网购,消费外流现象突出。

四、意见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一是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建议采取更加有力措施,加大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和重点企业生产力度,继续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保持居民就业稳定向好发展;加大农业保险覆盖面,有效提升农业经营抗风险能力;研究制定工资增长长效机制,促进收入预期持续向好。二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减轻居民生活压力。进一步加大住房、教育、医疗的保障水平,着力减轻居民住房、教育、医疗的支出压力,为消费者减轻后顾之忧。三是进一步提升价格补贴、养老金、居民低保等民生保障水平,切实兜牢民生底线;

降低车贷、房贷利率,推动商贷转化为公积金贷款,盘活公积金存量,减轻大宗消费压力。

(二)探索服务新模式,助力花市企业再发展

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立足斗南花市新发展阶段最急需、最迫切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一对一、面对面”进行专业配套服务。锚定方向抓推进、紧盯重点抓攻坚,指导帮助特别是电商企业合理规范财务,一方面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涉税风险;另一方面强化财务内控,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扩容提质推动新型消费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加大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步行街改造升级和示范步行街创建,打造特色消费服务街区,进一步挖掘、培育和推介一批“老字号”和本地特色品牌,着力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假日经济,创新商业新模式,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二是积极引导服务消费企业加强转型升级,拓展线上业务,扩大销售渠道,开展定制化、个性化产品研发,在提升服务品质上下功夫,鼓励利用网络直播等新兴线上销售服务平台,打造消费特色,培育和引领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