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9595-202304-693032 主题分类: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3-04-27 15:55
名 称: 呈贡区2023年一季度消费品市场分析
文号: 关键字:

呈贡区2023年一季度消费品市场分析

发布时间:2023-04-27 15:55
字号:[ ]

2023年开年以来,随着更加优化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措施,全区消费市场复苏脚步加快,餐饮、旅游、电影市场人气旺盛,暖意十足。一季度呈贡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实现54.0亿元,同比增长7.7%,超全市3个百分点。

一、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情况

呈贡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36.3亿元,同比增长7.4%2月份的提高了2.3个百分点。其中,实际管辖区完成9.1亿元,增长36.5%,增速在十四个县(市)区中排名第二。

(一)城镇市场增速快于乡村,餐饮收入增速高于商品零售

从所在地看,城镇市场消费复苏较快,城镇市场消费增速远远高于乡村。城镇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增长5.3%,乡村限额以上零售额同比下降4.3%城镇市场发展保持领先,市场更为活跃,增速高于乡村市场9个百分点。

从消费类型看,限额以上商品零售仍然是支撑主力,占全区限额以上社零额比重为93.2%,餐饮收入占比较小,增速比商品零售高出40.8个百分点。

(二)石油及制品类零售增长较快,拉动作用持续释放

近年来,多因素造就国际原油价格高位运行,国内石油及制品类商品的消费持续旺盛,呈贡区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对市场拉动作用明显。今年一季度,全区限额以上石油及其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完成5.3亿元,占限额以上市场零售额15.8%,同比增长51.1%,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5.3个百分点。

(三)国家新医改政策深入,中西药品类零售额下降明显

随着全省基层医疗机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社区就医问药的人群增多,这种即享受了零差率药品价格,又享受到医保报销实惠的优势对市场化的零售药店构成不小冲击。一季度,呈贡区中西药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22.6亿元,同比下降1.6%,下拉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2个百分点。

(四)新入库企业强势发力,市场注入新动能

截止20233月,呈贡区(含年度、月度)入统贸易企业有零售消费收入的31户,实现零售额9403万元,同比增长110.2%,拉动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4个百分点。新入库单位分别拉动全区限额以上批发业3.6个百分点,零售业0.2个百分点,住宿业46.7个百分点,餐饮业10.4个百分点。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亮点

(一)线上商品零售增速持续提高

网上零售表现抢眼,消费占比持续提升。今年一季度,呈贡区限额以上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91.3%,增速明显快于零售类商品销售增速,占限额以上商品零售额的比重为3.85%,比去年四季度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拉动全年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8个百分点。

(二)宏观政策精准发力促消费

2022926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关于延续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政策的公告》,延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期限至2023年年底,这是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第三次延期。20221214日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从消费、投资等八方面对下阶段扩大内需工作做出整体部署,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扩大居民消费意愿,重点强调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这些措施不是大水漫灌,都是有针对性的精准发力,随着密集促消费政策的逐一落实,消费活力将进一步释放。

(三)接触型聚集型消费恢复较快

过去三年,居民外出购物和就餐频次减少,对接触型聚集型消费产生较大的冲击,餐饮收入和实体超市百货销售下滑严重。今年一季度,餐费收入实现2.5亿元,同比增长44.0%超市百货零售实现0.45亿元,同比增长24.5%扭转连续三年的下降趋势,对社消零增长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三、存在的问题

       (一)限额以上单位支撑作用不足

呈贡区限额以上零售类商品合计占比最大(95%)的三类商品是汽车、石油、中西药品,仅有石油销售呈增长态势,汽车和中西药品消费市场持续回落。汽车是全区消费品市场的重要商品,在碳达峰、碳中和以及能耗双控的大背景下,传统燃油车消费市场较快下滑全区限额以上贸易企业汽车类零售额4.14亿元,下降13.5%,下拉全区1.9个百分点,下行压力较大。

(二)部分升级类商品增速下降明显

 1-3月,全限上单位化妆品类增速同比下降32.5%,比限上零售类商品增速低35.7个百分点,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速同比下降3.6%,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下降6.3%,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速同比下降53.2%

  (三)居民收入预期下降,制约消费品市场发展  

三年疫情,居民对收入预期仍存在不确定性,“预防性储蓄动机上升”使得消费回升幅度受到制约。另外,经济下行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造成巨大影响,尤其是中小微企业仍面临较大经营压力,企业生存发展空间受挤压吸纳就业能力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出现减缩招现象,使得青年失业率阶段性升高,特别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群体面临更为严峻的就业问题。减岗业、收入减少等因素交替影响严重制约了全区消费市场的平稳发展。

四、对策建议

(一)大力培植限上企业壮大,拉动消费市场发展。全区消费品市场发展情况来看,限上企业增速乏力。针对此现状,应加强部门协作,积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引领企业发展创新,努力深挖达限企业,并确保达限企业纳入限上统计中;出台惠企利民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招得进来,落得下去。全面提高限上企业质量,不断优化限上贸易业结构。

(二)支持新兴业态,推动消费恢复升级。 一是围绕搭建消费升级平台、支持新兴消费业态、强化消费政策引导等方面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为全区商家和消费者打造多元化消费平台,更好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二是要充分利用地缘特色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产业,不断推广休闲旅游消费,特别是针对当前重点人群,一老一小的新型消费,开发更多商品,助推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三是加快新业态新模式人才培养,加大网络运营人才培养力度、搭建电商人才展示平台、完善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等。

      (三)提升收入水平,增强消费能力。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消费能力,就业和收入稳定带来的较强抗风险能力,使消费者敢消费、能消费。一是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提高经营性收入。落实落细助企纾困政策,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减税降费,减轻企业发展负担,让企业更多经营性收入转化为劳动者报酬。二是精准培训强技能,壮大中高等收入群体。精准对接劳动力市场需求和困难劳动力培训需求,科学制定技能培训计划,实施进城务工人员技能培训、大学生就业技能培训等培训项目,坚持培训技能与市场相结合,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向中高收入人群迈进。三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建立起权责清晰、财力协调、标准合理、保障有力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切实减轻居民家庭在住房、教育、幼教、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支出负担,稳定消费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