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9595-202211-633614 主题分类: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11-14 17:25
名 称: 呈贡区2022年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
文号: 关键字:

呈贡区2022年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0%

发布时间:2022-11-14 17:25
字号:[ ]


面对疫情持续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风险,呈贡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但削弱或制约扩大消费动力的因素层出不穷,一定程度阻碍了消费品市场的回暖速度。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主要特点

今年三季度,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356233.2万元,同比增长3.0%,增长速度呈现平稳波动趋势。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49808.4万元,同比增长8.7%,高于全市3.1个百分点,增速较二季度提高0.4个百分点,与上年同期持平。

呈贡实际管辖六个街道实现246528.9万元,增长31.2%,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9个百分点;阳宗海部分实现8779.7万元,下降25.9%,下拉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6个百分点;经开区部分实现793741.8万元,增长4.5%,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3个百分点。高新区部分实现758万元,下降34.5%,下拉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0.04个百分点。

   (一)商品零售保持良好增势,餐饮消费恢复较好

商品零售稳定增长。1-9月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9.3%,增速比1-8月份加快5.1个百分点,其中,9月当月增长18.3%。从商品类别看,基本生活类商品零售增势较好,汽车、石油类商品保持较快增长。1-9月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日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0%、25.3%、50.8%和27.1%;石油类、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2.0%和38.2%,增速比1-8月份分别加快41.7和7个百分点。

餐饮消费增长较快。在各级发放餐饮消费券、居民暑期出行和就餐活动增多、餐饮企业积极“触网”转型等因素带动下,三季度当季餐费收入实现1.87亿元,增长20.6%,同比二季度当季提高了29个百分点。

(二)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势良好

今年以来,受国际油价高频振动的影响,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累计经历了20次调整,其中12次的上调让汽油、柴油每吨价格累计分别上涨了1490元、1430元,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贡献显著。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15亿元,同比增长52.0%,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4.3%,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5.3个百分点。

(三)中西药品类额增速下跌

国家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国采国谈提速扩面,目前国家集中带量采购在云南已经开展六批,选中药品平均降幅在48%左右,最高降幅98.22%。1-9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实现66.7亿元,同比下降0.4%,其中西药下降1.7%,下拉全区限上零售额增速0.28个点。

(四)汽车类零售拉动作用明显

在车辆购置税减半或免征、汽车消费券发放等一系列举措实施综合作用下,抑制已久的潜在消费欲望被激发,汽车零售市场逐步回暖。1-9月,限额以上商品类值中汽车类实现零售额13.98亿元,增长38.2%,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4.0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实现零售额0.75亿元,同比增长184.8%。

二、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企业端经营压力较大,销量预期不乐观

一是因上游供货商开工不足、生产受阻。在批发企业支付预付采购款后,上游供货商因产量不足提供不了相应产量原料而预付款不及时退回导致公司资金积压及流动资金不足。二是因为疫情隔离、核酸检测等因素,有部分地区运输车辆受管控,运输车辆难以联系,导致采购及销售线路运输不畅,人工、房租、水电等费用上涨,造成企业经营成本增加。三是疫情对客流量和成交率产生较大影响。各类聚集性活动暂时取消,居民休闲购物、外出就餐急剧减少,餐饮企业抬滑竿的现象时有发生。

(二)消费者收入预期减少,消费意愿降低

本轮疫情反弹显著拖累了消费,消费者悲观预期升温,消费信心明显不足。一是企业用工人数减少,部分外出务工农民工返乡回巢,居民就业压力持续增加,收入的不稳定性制约着消费增长。二是受疫情反弹和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居民增收信心受阻,对未来预期收入的不确性普遍增强,消费观念趋于谨慎保守,居民预防性储蓄意愿持续上升,消费意愿下降。

(三)促消费政策适用范围窄、刺激力度低

今年以来,省市区围绕区域特色消费领域开展了多轮促消费活动,但相关促消费政策还有待进一步细化完善。绝大部分企业认为一是政策的适用范围窄,适用的商品数量不足;二是政策知晓度低,很多消费者对政府出台的消费券、汽车购置税减半等促消费政策并不了解;三是补贴力度不高,刺激力度不强。在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下,大家都收紧钱袋子,消费回归理性,非必要不出手。

(四)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存在较多痛点

由于企业的实力和技术基础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一些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自身体量小,可投入信息化建设的资金不多且没有规模化的数字化人才团队,在推进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较多难点。一是信息化投入多,运营成本高;二是数字化人才缺乏,运行不通畅;三是缺乏数字化转型思路,难以打破传统经营模式。

三、意见和建议

(一)有效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不断优化市场环境

建设区域消费中心,改善基础设施和服务环境。改进授信审批参考依据,提高信用状况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和消费者贷款可得性来做好消费金融保障工作。建议顺应消费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鼓励消费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加强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扶持,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整合和充分利用区域资源,着力提升企业发展潜力。

(二)统筹疫情防控和消费,提升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

一是优化就业服务,稳定和拓展就业岗位,稳步提升居民收入,从根本上提振居民消费信心;二是紧抓消费季活动契机,营造浓厚消费氛围,持续激发居民消费热情;三是不断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对疫情防控条件下的物流配送、市场销售等环节实施精准管理,帮助商贸型企业实现正常经营。

(三)加强促消费政策宣传力度,扩大惠企受众面

一是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类型的企业制定更为细化全面的促消费政策,扩大惠企政策的覆盖面;二是加大促消费政策的宣传力度,通过多种渠道确保企业准确、详细地了解相关惠企政策内容,实现符合条件的企业应知尽知、应享尽享;三是继续推动落实各项助企纾困举措,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和政策补贴力度,切实降低企业经营负担。

(四)加大转型升级扶持力度,助力商贸企业发展

合理规划商场布局,优化城市商圈,降低同质化竞争来加强消费基础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支持传统商贸企业提升网络营销能力,进一步拓宽线上消费渠道,加快释放网络消费新动能。应鼓励电商平台创新发展模式,推动产业链延伸,推动电商销售发展。整合培育一批面向全国、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和信誉好、实力强的平台龙头企业,打造一线电商品牌,推动小微企业普及电子商务,鼓励支持小微企业在第三方平台销售的基础上,创建自主电商平台,提升生产效率和经营效益,帮助本地小微企业更好地拓展国内市场、融入全球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