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9595-202207-592961 主题分类: 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信息
发布机构: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2-07-22 15:48
名 称: 2022年上半年呈贡区消费品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文号: 关键字:

2022年上半年呈贡区消费品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

发布时间:2022-07-22 15:48
字号:[ ]


今年上半年,面对疫情持续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和新风险,呈贡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项决策部署,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最大限度激活消费品市场的回暖速度。1-6月,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呈V型走势,累计实现88.24亿元,同比增长2.8%,超全市3.9个百分点。

一、消费品市场运行情况

(一)消费品市场逐步回暖

1-6月,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跨省游叫停,居民外出购物、就餐减少,整个消费品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706831.6万元,同比增长8.3%,自疫情爆发的初始年起,两年平均增长18.9%。其中,呈贡实际管辖区完成154657.4万元,仅占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21.9%,增长25.6%;托管区完成552174.2万元,增长4.6%。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全区限额以上单位城镇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702188.6元,同比增长11.1%;乡村市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643万元,同比下降43.5%。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670017.2万元,增长11.8%;餐饮收入36814.4万元,同比下降10.7%。

(二)生活必需品类和部分升级类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与民生保障相关的粮油食品类、饮料类、烟酒类、服装类、日用品类同比分别增长22.3%、33.9%、24.9%、80.7%、211.9%。但生活必需品类商品在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的占比较小,拉动作用不明显。与升级类消费相关的体育、娱乐用品类、通讯器材类同比分别增长36.5%、14.2%。

(三)石油及制品类商品增势良好

国际油价上涨带动成品油价格上涨,石油及制品类商品贡献显著。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实现9.38亿元,同比增长47.7%,占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为13.3%,拉动限上零售额增长4.7个百分点。

(四)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增速放缓

随着国家医改政策的持续推进,国采国谈范围扩大,整体医药行业的药品价格大幅下调,药品销售额降低。1-6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中西药品类零售额实现46.8亿元,同比增长5.4%,其中西药增长4.1%、中草药及中成药增长25.5%。

二、分行业销售额完成情况

(一)批发业销售额稳步回升

在疫情得到精准防控后上游供货商产量不足采购及销售线路不畅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呈贡区批发行业总体销售前景见好。1-6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批发业销售额累计完成4290816.2元,增长10.7%,二季度销售额比一季度提高了8.7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批发业销售额完成3464430.4元,同比增长8.0%。





(二)零售业销售额增速平稳

1-6月,呈贡区零售业销售额完成928544.0元,增长13.6%,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业销售额完成637556.1万元,同比增长13.1%。在我区限额以上零售业单位中,出行类(汽车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销售额占到1/5,受今年油价上涨及新能源汽车热销的拉动,实现销售13.38亿元,同比增长35.9%,拉动全区限上单位商品销售额增长6.2个百分点。中西药品零售类商品销售额占3/4,实现49.23亿元,同比增长8.7%,拉动全区限上单位商品销售额增长6.5个百分点。




(三)住宿业当月营业额逐月递增




    受疫情下国内商旅出行人数和出行意愿降低、出行半径缩小等因素的影响,1-6月,呈贡区住宿业营业额完成15732.4万元,同比下降13.8%。其中,限额以上单位住宿业销售额完成5209万元,同比下降25.7%。在灵活的跨省游熔断机制下,旅游市场得到一定提振,带动了酒店需求的逐步恢复,从限额以上住宿业单位的当月营业额可以看出市场的回暖迹象

(四)餐饮业营业额环比下降

餐饮业作为接触性、聚集性行业的代表,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仍较严重。1-6月,呈贡区餐饮业营业额完成76103.4万元,同比下降10.5%,累计降幅比一季度扩大了6.7个百分点,二季度本季较上季度营业额环比下降了4.9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单位完成38097.7万元,同比下降13.8%。

三、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消费潜力释放不足

一是疫情影响未完全消除。自新冠疫情发生后,全区消费受影响较大,虽然省市区通过采取系列促消费的措施,前期萎靡的一些消费行为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回补,但餐饮、住宿、旅游等行业消费仍然不足。二是市场各方都各有各的难处。从政府层面看,省市区各级财政相对困难,投入消费促进方面资金有限,难以持续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从市场主体看,各家商贸企业重复参加消费促进活动,部分企业已疲于应付,且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市场主体自己的促消费活动申请难、实施难;从消费主体看,我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3.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5.0%,扣除价格上涨因素,居民购买力有限,加之疫情的不确定性冲击居民消费信心,消费愿望有所降低,持币观望心态加重。

(二)交易量、交易额居高的斗南花市入统困难

从数据看,作为亚洲最大的鲜切花交易市场的斗南,每天有10000余人次进场交易,日上市鲜花约400-600万枝,日成交额350-550万元,每天有280余吨鲜切花被运往全国。市场内成千上万家商户有公司、个体工商户、农户,体量大小不一,销售模式多样,但无健全的财务制度、无完善的监管机制导致绝大部分商户销售收入无法纳入国家统计库。

(三)新兴消费培育还需加强

目前我区消费品市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中,销售以生活品类商品为主,品质高、种类丰富的商品市场结构还未形成,电商、连锁经营、智慧零售等新型消费发展较慢,难以满足高收入群体对高端商品和优质服务私人化、定制化、特色化的消费需求。区内人数占比较大的高校学生群体和年轻一族更多是喜欢选择网购,消费外流现象突出。

四、意见建议

(一)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

不断增加居民收入,才能促进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整体提高。一是适应市场的需要,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二是利用各种帮扶政策,帮助居民创业增收,特别要加大扶持中、低收入人群力度;三是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生产技术含量,坚持生产与市场相结合,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四是切实减轻居民负担,增加居民有效收入,提高居民购买力。

(二)探索服务新模式,助力花市企业再发展

各行业主管部门协同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立足斗南花市新发展阶段最急需、最迫切需要政府解决的问题,“一对一、面对面”进行专业配套服务。锚定方向抓推进、紧盯重点抓攻坚,指导帮助特别是电商企业合理规范财务,一方面解决未来可能发生的涉税风险;另一方面强化财务内控,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深化供给侧改革,培育消费新动能

一是大力发展新型消费。加大对第三产业和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推进步行街改造升级和示范步行街创建,打造特色消费服务街区,进一步挖掘、培育和推介一批“老字号”和本地特色品牌,着力发展夜间经济、网红经济、假日经济,创新商业新模式,鼓励和吸引居民扩大服务消费。二是针对特定人群潜力巨大的服务性消费市场,促进中等收入群体和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将消费服务与消费品私人化、定制化、特色化结合起来,逐渐从大批量生产阶段过渡到小批量定制阶段。积极发展线上线下一体的新零售新业态,打造消费特色,培育和引领消费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