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呈贡区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上半年,呈贡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持续巩固拓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科学精准实施宏观政策,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工业经济较快增长,服务业稳步恢复,消费市场稳步增长,经济发展呈现高开低走的态势,增速变化属于基数走高后的正常回落,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
一、经济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从经济运行的整体情况看,三次产业同步增长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230.47亿元,同比增长8%,较一季度回落8.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9%,较一季度增长1.5个百分点。
从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74亿元,增长4.4%,两年平均增长3%;第二产业增加值106.63亿元,增长10.4%,两年平均增长7.56%;第三产业增加值120.1亿元,增长6.1%,两年平均增长4.49%。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62:46.27:52.11。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0.87%、57.77%、41.36%,分别拉动GDP增长0.07、4.62、3.31个百分点。
(二)从生产领域看,农业保持稳定,工业保持两位数增长
农业生产持续稳定。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完成总产值62945万元,同比增长5.4%。其中,农业完成产值54578元,同比增长2.6%;林业完成产值7002万元,同比增长40.8%;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完成产值860万元,同比增长10%。
工业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区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8.8%,两年平均增长9.03%,增速排名全市第4(14个县区),分别比全国(15.9%)、全省(14.2%)、全市(12.7%)高12.9、14.6、16.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贡献最大,拉动GDP增长4.48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六大支柱行业5增1降。除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下降外,4个行业保持2位数增长。六大支柱行业增加值占比87%,平均增速33.6%,高于全区平均增速4.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28.2个百分点。
六大支柱行业增长情况
行业名称 | 占比(%) | 增速(%) | 拉动百分点(个) |
食品制造业 | 3.8 | 5.3 | 0.2 |
医药制造业 | 17.3 | 23.6 | 4.3 |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5.3 | -4.6 | -0.3 |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5.5 | 44.5 | 1.9 |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40.1 | 58.3 | 19.8 |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 14.9 | 13.3 | 2.2 |
(三)从需求角度看,固定资产投资降幅扩大,市场消费稳步增长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回落。上半年,实际管辖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20.3%,较1-5月(-12.7%)降幅扩大7.6个百分点,分别比全国(12.6%)、全省(14.4%)、全市(7.1%)低32.9、34.7、27.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2位。其中: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6.6%,非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43.9%。
市场消费稳步增长。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5.87亿元,同比增长16.1%,分别比全国(23%)、全省(17.4%)、全市(17.4%)低6.9、1.3、1.3个百分点。其中,实际管辖区内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10.79亿元,同比增长42.6%,增速居全市第1位。批发业、零售业、住宿业和餐饮业分别增长28.2%、12.7%、73%和58.9%。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市场零售额58.67亿元,增长15.1%;乡村消费市场零售额2.41亿元,增长25.4%,高于城镇10.3个百分点;从消费形态看,餐饮收入完成3.93亿元,增长63.2%;商品零售完成57.15亿元,增长13.2%;从商品类别看,大宗商品增长较快,机电产品及设备类、汽车类分别增长141%、118.1%。
(四)从收入角度看,财政收支同步增长,金融信贷运行稳健,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加
财政收支同步增长。上半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326686万元,增长23.56%,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179100万元,增长37.76%。其中:税收收入完成165678万元,增长44.72%。全区财政总支出完成229150亿元,增长16.12%,全区一般公共预算累计支出199821万元,增长11.84%。
金融信贷运行稳健。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71.97亿元,增长14.27%。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376.44亿元,增长4.28%,存贷比105.1%。
两个收入稳步增加。上半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750元,同比增长12.1%,分别比全省(11%)、全市(11.3%)高1.1、0.8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1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66元,同比增长15.4%,分别比全省(14.7%)、全市(15.3%)高0.7、0.1个百分点,增速居全市第5位。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回升基础不牢。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虽保持两位数增长,但增势较1-5月呈放缓趋势。分门类看,制造业和电、热、水、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速较一季度分别下滑6.7和3.9个百分点。从支柱产业看,相比一季度,六大支柱行业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速上浮8.6个百分点外,其余均呈下滑态势,工业稳增长压力犹存。
非营利性服务业拉动减弱。上半年,非营利性服务业占全区比重19.51%,较一季度减少14.76个百分点,拉动全区GDP增长0.46个百分点,较一季度减少3.49个百分点,拉动作用明显减弱。其中,在一季度中占全区比重最高,达22.23%的教育行业,上半年该行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比一季度(5.4%)低4.4个百分点,上半年该行业占全区比重下降9.78个百分点,仅占全区12.45%。在一季度中占比达10.58%的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上半年该行业工资总额同比增长11.3%,比一季度(22.6%)低11.3个百分点,上半年该行业占全区比重下降4.33个百分点,仅占全区6.24%。
项目储备不足,投资后劲缺乏。从房地产投资看:截止2021年6月,房地产在库项目66个,2021年1-6月新入库项目7个,完工项目12个,停工项目4个。2020年6月在库项目50个,2020年1-6月新入库项目4个,完工项目8个,停工项目4个。完工项目及接近完工项目增加,已完工项目12个,停工项目4个,接近完工项目(剩余投资2亿以内)17个,完工项目及接近完工项目合计33个,占总项目的50%。从非房地产投资看:非地产投资构成中,省、市分劈数和在库项目完成投资均呈现大幅下降。1-6月,省、市分劈数同比下降48%。在库项目完成投资同比下降42%。1-6月,全区在库项目102个,同比下降42%。一是重点项目支撑不足。1-6月,全区计划总投资5亿元及以上重点项目20个,占非地产计划总投资比重达75.1%,累计完成投资进度63.8%。1-6月累计完成投资占全区项目完成投资比重仅为42.2%,从目前建设进度来看,大部分项目处于停缓建和收尾阶段。二是停缓建或临近完工项目占比高。1-6月,本年完成投资为0的项目30个,占在库项目比重达29.4%。本年完成投资不到1000万元的项目28个,占在库项目比重达27.5%。本年完成投资1000-5000万元项目34个(投资超过3000万项目仅7个)。本年完成投资超过5000万元的项目仅有10个(含4个本年新增项目),其中超过1亿元项目4个(含2个本年新增项目)。三是新增入库项目支撑不足。1-6月,非地产项目入库共19个,其中500-5000万元项目12个,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7个(5亿元以上项目2个)。计划总投资占全区在库项目完成投资比重为27.1%。
三、对后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紧盯重点行业,筑牢工业发展根基。建立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生产要素动态监测系统,通过开展“一地一策、一企一策”分类指导,确保生产要素有效配置,增强工业运行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重点关注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增速走势。上半年,三个行业合计占全区规上增加值比重达72.3%,分别拉动呈贡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8、4.3、2.2个百分点。
抓项目开工,尽快形成有效投资。一是要督促已举行开工仪式的项目,尽快进入实质施工阶段,尽快形成有效投资;二是要重点关注已经开工的重点项目,加大协调推进力度,加强要素保障,指导企业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尽快形成投资工作量。
抓培育扩规模,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育小、扶中、抓大”扶持实体经济的思路,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制高点。重点加大工业、商业、建筑业、房地产业、服务业,特别是规上营利性服务业中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培育力度,建立重点培育清单,促进“个转企、小升规”培育和企业引进力度,建立企业成长梯队。健全扶持政策和工作机制,力争尽快达标入统,对具备入库条件企业加快入库进度,弥补在库企业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