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基数叠加“就地年” 呈贡区一季度消费品市场全面回暖
低基数叠加“就地年”
呈贡区一季度消费品市场全面回暖
在“就地过年”政策的带动下,春节黄金周期间呈贡区消费市场供销两旺,在消费券拉动、促销活动带动、网红经济催动等多项举措及基数偏低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下,今年1-3月呈贡区消费品市场全面回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迎来“开门红”。 一季度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81亿元,同比增长18.9%,其中当月实现14.57亿元,增长31.2%。
一、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完成情况
(一)从总体来看:3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0.9亿元,同比增长24.7%,其中呈贡实际管辖区完成1.9亿元,仅占全区社零的17.4%,增长61.0%;托管区完成9.0亿元,增长19.0%。1-3月,全区限额以上单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完成30.42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实际管辖区完成4.8亿元,增长48.5%;托管区完成25.6亿元,增长13.4%。
呈贡区2021年1-3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情况表 | ||||||
单位:亿元、% | ||||||
| 2021年 | 2020年 | 增幅 | |||
3月 | 1-3月 | 3月 | 1-3月 | 当月 | 累计 | |
呈贡区(全口径) | 10.9 | 30.4 | 8.7 | 25.8 | 24.7 | 17.8 |
实际管辖(6个街道) | 1.9 | 4.8 | 1.2 | 3.2 | 61.0 | 48.5 |
托管街道(4个街道) | 9.0 | 25.6 | 7.5 | 22.6 | 19.0 | 13.4 |
(二)从商品零售类来看:呈贡区中西药品类企业当月零售额共计完成7.9亿元,增长9.8%,占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6.6%;1-3月累计完成22.8亿元,增长3.0%,占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78.8%。受去年医疗卫生用品销售走俏的基数影响,今年增速放缓。石油及制品类销售企业当月零售额共计完成1.1亿元,增长77.4%,占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10.6%;1-3月累计完成2.8亿元,增长75.1%,占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9.6%。其余商品零售类零售额绝对值占比较少,增幅较小。
(三)从消费类型来看:1-3月,餐饮消费领域回暖步伐加快,全区餐费收入1.5亿元,增长78.8%;累计实现商品零售额28.9亿元,增长16.1%,占全区消费市场的95.0%。
二、消费品市场运行亮点
(一)各大商家活动精彩纷呈,零售业稳步增长。春节黄金周一向是消费旺季,为满足节日消费需求,各大商贸流通企业精心策划丰富多彩的促销活动,各类商品琳琅满目,顾客川流不息,年味浓浓。如七彩云南第一城举办“齐聚壹城精彩过年”活动,吾悦广场举“吾悦中国年”年货节活动,万达广场推出“国潮年.不远游.逛万达”活动等。呈贡区限额以上单位1-3月数据显示,零售业销售总额实现27.8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汽车销售2.5亿元,同比增长306.5%。全区实现零售额45.07亿元,增长25.2%,仅七彩云南第一城一家城市综合体一季度就实现3.25亿元的销售额,增长在45%左右。
(二)住宿餐饮业消费明显升温。春节黄金周期间,住宿餐饮行业相较于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去年同期,呈现恢复性增长的趋势,各大酒店销售额明显增长,团圆家宴、亲朋聚餐、农家乐等成为春节餐饮市场主旋律。全区餐饮业1-3月营业额3.59亿元,增长74.9%,限上餐饮企业累计实现1.6亿元,同比增长81.8%;全区住宿业营业额0.82亿元,增长64.1%,其中限上酒店实现0.2亿元,同比增长58.4%。
(三)经济快速恢复,汽车消费信心倍增。去年同期疫情影响车企暂停营业,且本期很多消费者都选择在当地过年,购车刚需不断释放,贡献作用明显。2当月,汽车类零售额实现4786.4万元,同比增长670.3%,在当月的贡献率为21%;1-3月,实现2.48亿元,增长306.5%,拉动全区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7.5个百分点。
(四)战“疫”催热“宅经济”,网上订年货成潮流。春节假期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线上门店照常运营,广大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送货到家”的便利,网上订年货成为牛年春节新潮流。2月当月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零售额达3326.9万元,增长145.0%;1-3月累计实现10489.2万元,增长287.3%。调查显示,40%左右的店铺春节期间提供了互联网销售、外卖送餐、预定等服务。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受瑞丽市疫情影响,住宿业再受冲击。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住宿市场持续复苏,酒店的客源不断恢复,但由于边境疫情反复,很多本打算去云南旅游的客人打了退堂鼓,住宿业退订或改期数量增加。据调查,仅我区限额以上的20家住宿业,入住率再次下跌到30%-50%左右,加之周边新增的无数中小型酒店加剧了竞争度,住宿业收入再次下跌。
(二)零售实体店,客流量下降。有60%以上的店铺认为目前客流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顾客消费活跃度较弱。由于疫情的不稳定性和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影响务工的稳定度,导致居民收入减少,抑制居民消费意愿;且部分居民养成良好的防疫习惯,少出门、不去人员集聚地已成常态思维,消费市场客流量大幅度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