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015129595-202012-348183 主题分类: 2020年
发布机构:  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 2020-12-11 11:13
名 称: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呈贡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第34077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 关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届呈贡区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案第3407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20-12-11 11:13
字号:[ ]

王玉枝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逐步启动建成区再生水利用工作的建议》 提案,交由呈贡区水务局办理,区水务局领导高度重视,对提案进行了认真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呈贡区在城市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中水回用设施同步建设。建设的中水回用设施分为两类,一类是各项目配套的分散式中水回用设施,主要包括各高校或企业的中水站;另一类是集中式中水回用设施,主要包括洛龙河污水处理厂和捞鱼河污水处理厂配套的再生水管网。

一、分散式中水利用设施已全面启用,实现了水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既有效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又保护了水环境。

2012年8月以来,区水务局按照《昆明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和《昆明市再生水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制度(要求项目业主配套建设节约用水设施和中水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共审批分散式中水利用设施合计130件,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水站44座,实际每天污水处理量约1万立方米。中水站处理转化的中水主要用作道路浇洒、绿化浇灌和入厕清洁用水等。随着分散式中水站的逐步建成并投入使用,全区的中水回用量逐年增加,中水回用率逐年提高,全区分散式中水年回用量分别达到了152.01万立方米(2013年)、197万立方米(2014年)、212万立方米(2015年)、217万立方米(2016年)、238万立方米(2017年)、250万立方米(2018年)和260万立方米(2019年)。

二、洛龙河、捞鱼河污水处理厂配套的集中式中水设施因管网尚未形成闭环系统,无法直接用于日常生生活。呈贡污水处理厂受土地、规划制约,相关中水项目搁浅,目前生产的中水主要用于入滇河道补水。

呈贡辖区内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污水处理厂有洛龙河污水处理厂(一期处理规模6万立方米/日)、捞鱼河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5万立方米/日)和呈贡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1.5万立方米/日)

洛龙河污水处理厂和捞鱼河污水处理厂产权属滇投集团公司,运营单位是滇池水务公司。两座污水处理厂共配套建设了317.7公里再生水配套管网。由于新区建设配套道路未按规划完全实施,配套管网无法同期完善,诸多因素导致中水回用项目搁浅,形成瓶颈造成中水管网系统无法系统性贯通,中水无法全域回用。

呈贡污水处理厂年生产达到一级A标的中水约460万立方米(每日约1.1-1.3万立方米),由于建厂时间较早,未建有配套再生水管网。根据区园林局上报区政府的《呈贡区园林绿化局关于绿化浇灌车取水点选址建设方案的紧急请示》(呈园请[2012]53号),区水务局建议区园林绿化局在呈贡污水处理厂附近建设取水点,取用呈贡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的中水作为绿化灌溉用水,实行一水多用,但由于规划、土地制约尚未落实。为充分解决污水厂生产的大量中水回用问题,区水务局积极探索,将呈贡污水处理厂中水排放的农灌沟渠与滇池湿地水系连通,将呈贡污水处理厂的中水排放到湿地进行再循环,既加强了湿地的生态循环系统,又再次净化中水,使中水在入滇补水前达到地表水类的标准,既强化了湿地作为城市之肺的效能科学合理地利用了中水,又形成了以湿地为关键节点的区域性中水回用系统,充分发挥了中水回用的最大效能。

三、区水务局将做好分散式中水设施的监管,积极配合滇投公司及相关部门逐步启用配套洛龙河、捞鱼河污水处理厂的中水管网。

呈贡区水务局将加强监督管理,增加分散式中水利用设施的投入使用,全面保障分散式中水利用设施的正常运行,不断增加全区的中水回用量。同时,积极配合各建设单位,科学规划,合理设计,加快呈贡区集中中水回用设施的系统性建设,尽早实现中水的集中回用,确保呈贡水生态的良性循环。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

2020年9月10日

(联系人及电话:冯为宏   13888206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