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环保局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基本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概况,年度部门决算收支完成情况,包括收入构成、支出构成、年初预算完成率、当年收支平衡和年终结转结余情况等。
2018年环保局全年总收入1150.29万元,其中培训收入财政拨款0.99万元,占总收入的0.09%;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支出收入54.74万元,占总收入的4.76%;行政运行经费财政拨款465.69万元,占总收入的40.48%;事业单位基本支出收入206.96万元,占总收入的17.99%;公积金收入财政拨款47.10万元,占总收入的4.09%;购房补贴收入74.19万元,占总收入的6.45%;项目财政拨款300.62万元,占总收入的26.13%。
2018年环保局全年总支出1771.57万元,其中培训费支出0.99万元,占总支出的0.05%;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支出54.74万元,占总支出的3.09%;行政运行经费支出465.69万元,占总支出的26.29%;事业单位基本支出206.96万元,占总支出的11.68%;公积金支出47.10万元,占总支出的2.66%;购房补贴支出74.19万元,占总支出的4.19%;项目支出921.90万元,占总支出的52.04%。
呈贡区环保局2018年财政拨款收入为1150.29万元,其中849.66万元为基本支出,300.62万元为项目支出。本年支出1771.57万元 ,其中培训支出0.99元,养老保险、职业年金支出54.74元,行政运行支出465.69万元,事业单位基本支出206.95万元,住房公积金支出47.10万元,购房补贴支出74.20万元,项目支出921.90万元。其中上年未完成项目资金19.8万元。
本年没有结转结余资金。
(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主要包括区委、区政府或上级主管部门绩效考核的个性指标、预决算公开、存量资金管理、资产管理、三公经费控制、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等的设定及完成情况,项目绩效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及预期经济、社会效益等。
我局紧紧围绕全区中心工作和年度主要工作目标,定计划、定任务、定责任、定措施,全力以赴抓落实。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工作理念,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着力整治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坚持以人为本,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预决算公开情况:2018年,按照上级的要求,我局在政府公开网站上进行了预决算公开。存量资金管理情况,我局没有存量资金。资产管理情况:根据《行政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5号)、《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第36号)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告制度》等有关规定,确保各项资产核算准确、帐实相符、管理到位。“三公经费”控制情况: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取得了良好效果。呈贡区环境保护局2018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为9.72万元,2017年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支出9.79万元,比上年减少0.07万元,同比减少0.72%;2018年公务接待费支出支出为2.20万元,2017年公务接待费支出5.55万元,比上年减少3.35万元,同比减少60.36%;因公出国(境)支出没变化都为0元。内部管理制度建设情况:近年来,我局制定、完善了《昆明市呈贡区环保局采购控制管理规定》、《昆明市呈贡区环保局收支内部控制管理规定》、《昆明市呈贡区环保局资产内部控制管理规定》、《昆明市呈贡区环保局预算管理内部控制规定》等一系列内部制度。并按要求及时填报2018年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报告软件。
(三)部门整体支出或项目实施情况分析,主要包括资金到位、资金使用、资金管理、项目组织和项目管理情况分析等。
环保局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经费到位60万元,实际使用60万元,占资金总额100%,与预算资金总额无偏离;省对呈贡区域生态建设环境质量监测评价与考核到位1万元,实际使用0.9万元,占资金总额90%,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10%;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工作经费到位8万元,实际使用8万元,占资金总额100%,与预算资金总额无偏离;刘家营等7个社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开展消毒改造经费到位65万元,实际使用59.66万元,占资金总额91.79%,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8.21%;开展呈贡区声环境功能区划分工作经费45万元,实际使用44.5万元,占资金总额98.89%,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1.11%;环境应急项目到位3万元,实际使用2.65万元,结余0.35万元,占资金总额88.33%,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11.67%;环保宣传、教育经费:7万元,实际使用1.3万元,占资金总额18.57%,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81.43%。绿色单位创建经费:7万元,实际使用6.2万元,占资金总额88.57%,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11.43%;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经费、水污染防治经费、污染防治、危险废物整治工作经费、转移支付、监测补助经费均按年初预算执行完毕,无差异;污染源普查项目资金到位160.4万元,实际使用73.22万元,占资金总额45.66%,与预算资金总额偏离53.35%,项目尚未完工,明年继续开展。
监测站2018年4个项目绩效目标按计划基本全部完成。呈贡区环境质量得到一定的改善,四条入滇河道水质达年度考核目标,吴家营3眼饮用水水井水质达标率9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优良率达90%以上、PM10年均浓度≤60微克,声环境质量达2类标准,空气自动站和激光雷达建设项目均按时按质完成与预期完成情况没太大的偏离。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此次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严格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及区绩效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的管理,强化财政支出绩效理念,提升部门责任意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
(二)绩效评价工作过程,主要包括前期准备、组织实施和分析评价等内容。
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局成立了自评工作领导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党组成员、局属各单位及机关各科室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1、坚持源头严防,不符合环保准入条件的,坚决否决,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禁止排放污染物。截至10月份,共接到建设项目审批申请209件,否决6件,审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16件,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187件,对4个市级审批项目出具审查意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率达100%。完成3个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其中我局受理涉噪声、固废污染防治设施竣工验收1个,建设单位自主验收2个。共发放排污许可证31个,其中新办证2个、到期换证21个、名称变更8个;年检排污许可证132个。
2、认真落实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制度、“双随机一公开”制度,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随机抽查等方式现场监察和监督性监测污染源治污设施运营管理情况,确保全区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污染物达标排放。截至10月份,对重点源、一般源现场监察148家次。其中:呈贡区污水处理厂13次,洛龙河污水处理厂、洛龙河水质净化厂各10次,垃圾焚烧发电厂19次,云白药集团公司3次; 9所高校中水站每季度1次,合计27家次;双随机检查66家次。对呈贡污水处理厂、洛龙河污水处理厂、洛龙河水质净化厂每月监督性监测1次,合计27家次;对云南白药公司、呈贡新区垃圾焚烧发电厂每季度监测1次,合计6次;按月对国控重点企业呈贡污水处理厂企业自行监测数据进行审核并按要求上报市环保局。截至10月份,呈贡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339.9932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738.5吨、氨氮68.98吨;洛龙河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1743.8047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1804.43吨、氨氮325.42吨。
3、制定《昆明市呈贡区2018年巩固提升大气环境质量工作方案》,着力整治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为重点的大气污染,提升改善大气环境质量。一是建立大气污染防治现场督查机制,对全区各有部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情况每周进行督查,汇同住建、城管、交运、公安等部门和各街道大力开展建筑工地、道路运输扬尘污染防治,督促建设单位和运输车辆严格落实扬尘防治措施。共督查在建工地281家次,巡查道路234条次,发出整改督办通知12个,下发大气污染防治行政建议书18份,行政约谈企业5家次,有力促进了辖区建筑工地和道路运输扬尘治理水平的提高。二是加大对餐饮行业违规排放油烟行为的监管,严格执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管理规定,严查重处使用高污染燃料行为,共查处违法餐馆26家次,其中下达行政建议书3家次、责令整改违法行为通知书9家次、说服教育整改14家次;查处使用高污染燃料企业1家,对其实施查封并处以罚款。三是加大对辖区烟气重点排放单位呈贡垃圾焚烧发电厂日常监管,确保烟气达标排放。四是加强对空气质量的监测分析评价,做到每天观察、每周评价、每月通报,出现异常情况时,及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汇报和咨询专家,及时向区属有关部门发出预警,共发布区级空气质量预警6次,杜绝出现重污染天气的。五是开展大气环境区划(2019-2029)编制工作。六是强化技术防范,完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能力建设。在6个街道选址建成7个PM10空气自动监测站和1个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站,提高大气污染源识别能力和处置能力。
4、开展“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全面控制污染物排放、节约保护水资源、实施水污染重点项目、加强制度建设”五大方面的工作,尤其是15个水污染重点项目。我局按照职责任务分工,每月开展河道沟渠巡查和水质监测;制定《昆明市呈贡区环境保护局城市黑臭水体整治环保专项督查方案》,协同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成立四个督查组,对4条入滇河道和9条入滇沟渠开展督查,及时发现、解决河道沟渠存在的环境问题;按照《昆明市国考断面水质自动站建设工作方案》,完成洛龙河国家地表水质自动监测站建设;加大对呈贡吴家营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周边违法排污行为巡查整治力度,定期开展饮用水源地水环境状况评估;加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工作,投入资金8万元,完成段家营、刘家营、雨花3个社区《水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编制,科学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定《呈贡刘家营等社区地下水消毒方案》,投资62.8万元,完成刘家营等7个社区饮用水消毒工程,保障居民饮用水安全;加强环境执法监管,确保辖区水污染防治设施正常运行。
5、加强污染源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呈贡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呈贡区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实施方案》和《呈贡区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试点工作计划》。加强普查人员培训,做到持证上岗;广泛宣传,提高知晓率,营造全民参与氛围;严格按照污染源普查技术规范和标准,全面梳理管辖范围内的污染源,建立污染源普查数据库。截至10月份,已完成161家污染源、4家集中式污染物处理单位、18个入河(湖、库)排污口、3家生活源锅炉的入户调查。
6、继续组织实施入湖沟渠库塘治理、市政雨污管网建设、垃圾秸秆资源化利用、建筑工地扬尘等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截至 10月份,全区共投入环境污染防治资金4.64亿元,全区国内生产总值完成202.5亿元,环保投资指数达2.3%,超目标任
7、依据国家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制定监测方案,科学监测评价辖区环境质量状况。对洛龙河、马料河、捞渔河、梁王河4条入滇河流7个监测断面,清水大沟、斗南湿地入滇口、水龙沟、江尾新沟、龙王庙沟、牛屎沟、第三沟、乌龙大沟、新河9条入滇沟渠,吴家营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按月采样监测;白龙潭水库、松茂水库、关山水库3个水库每半年监测1次;呈贡空气自动站全年24小时连续监测;每年秋季监测评价建成区声环境和道路交通噪声。
8、为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结合环境宣教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创新环境宣教方式,不断拓展宣传教育的深度和广度。2018年来,参与、组织了“三下乡”、“防灾减灾”、红十字主题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环境保护宣传“五进”等宣传活动10场次,环保志愿服务进社区4期,投入资金6万余元,发放环保知识宣传手册、宣传画等宣传材料1.5万余份(册),环保袋2000余个、环保围裙400余个。积极组织辖区内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参与省、市组织的环保“绿视频”、环保手抄报等竞赛活动和“小手拉大手 争当环保小卫士”保护环境志愿服务活动,共计征集“绿视频”10余个、环保手抄报50余份作品参赛。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环保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引导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低碳、绿色生活习惯,助推生态环保工作迈上新台阶。按照省、市环保部门的安排,组织5个社区、1所学校参加昆明市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及环境教育基地创建培训。今年共有1所学校、1个社区申报市级绿色学校及绿色社区,市级部门将于10月底进行现场检查考核验收。组织指导5家省级绿色单位完成省级复核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年初编制的预算不够精准,导致年内预算追加较大。二是环保监管力度还有待进一步加强,目前,少数企业环保意识不强,不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为降低生产成本,有的未按照规定配建污染防治设施,有的虽上了配套防治设施,但为按要求正常运行,违法违规情形时有发生,增加了监管工作任务。由于环保监管人员较少,日常工作任务繁重,环境监管通常是突击整治、轻常态管理、没有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有时容易造成个别建设项目的漏批、漏管。三是环保队伍力量薄弱。区环保局承担着全区环境保护、环境监测、生态创建、排污监管、环境污染纠纷调解、排污费征收等工作,工作任务十分繁重,环保局现有编制38人,(其中机关8人,大队15人,监测站15人)实有人数为34人(其中机关10人,大队12人,监测站12人),较少的人员与当前较重的环境保护工作任务极不相适应,严重制约了我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正常开展。
五、有关建议
通过对2018年度本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我们充分认识到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需要;部门预算应当遵循统筹兼顾、勤俭节约、量力而行、讲求实效和收支平衡的原则。要结合本部门年度的发展计划、职责和任务学学合理地编制部门预算;本部门就因年初预算与实际需求偏差较大,年中根据实际情况申请追加了部分的预算,造成预算的控制与执行不够。在抓好财政支出工作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产出及效率,力求优化资源配置、控制成本、提供公共产品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的目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强化绩效管理考核,将绩效考核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签订目标管理责任状,要加强重点工作督查,对重点工作加强日常监管,开展专项督查及建立健全绩效问责机制,充分体现财政资金使用主体责任,形成“谁干事谁花钱,谁花钱谁担责”的权责机制,才能确保各项绩效考核指标保质保量完成。
不断加强政策学习,提高思想认识。组织单位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单位领导对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视程度,增强财务人员的预算意识,坚持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没有预算不得支出的支出理念。细化预算指标,提高预算科学性。预算编制前根据年度内单位可预见的工作任务,确定单位年度预算目标,细化预算指标,科学合理编制部门预算,推进预算编制科学化、准确化。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定期做好预算执行分析,掌握预算执行进度,及时找出预算实际执行情况与预算目标之间存在的差距,纠正偏差,为下一次科学、准确地编制部门预算积累经验。
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无
昆明市呈贡区环境保护局
2019年3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