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www.kmcg.gov.cn

政府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政府信息公开制度

依申请公开
索引号: 主题分类: 2018年
发布机构: 发布日期: 2018-09-20 15:44
名 称: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呈水发70号)关于对呈贡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32158号提案的答复
文号: 关键字: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呈水发70号)关于对呈贡区政协三届二次会议第32158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时间:2018-09-20 15:44
字号:[ ]

晋涛委员:

您在呈贡区政协第三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呈贡区湿地公园建设和利用的建议》第(32158)号提案已交由我局研究办理,由衷感谢您对滇池治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现答复如下:

湿地素有“地球之肾”的美誉,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我区把滇池环湖生态恢复建设作为滇池污染治理的重要途径,并采取“五大措施”为滇池环湖生态恢复建设保驾护航。

一、基本情况

(一)坚持规划引领,为生态带建设提供根本保障

早在2003年10月,政府就先后邀请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华南环科院、云南省环科院等环境生态方面的顶尖院校、设计单位,以及国内著名生态专家组成监督咨询专家组,编制完成《环滇池生态保护规划》《滇池生态湿地建设详细规划》《滇池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等一批高质量的规划设计方案。2015年8月,审议通过《昆明市“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将滇池流域作为昆明“多规合一”优先领域,对保护滇池流域的山水格局,修复滇池的生态系统,保证产业发展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了根本保障。

(二)狠抓“四退三还一护”,为生态带建设提供坚实基础

制定出台了《滇池湖滨“四退三还一护”生态建设工作指导意见》,明确在环湖生态修复核心区域范围内,实施“四退三还一护”,建设湖岸亲水型湿地和湖滨林带,全面推动湖内湿地、湖滨湿地、河口湿地和湖滨林带等环湖生态恢复与建设。

呈贡区地处昆明滇池东岸,现有人口35万,管辖面积160平方公里,素以“花乡、菜乡、果乡”而闻名。境内有滇池湖岸线长6.9公里,环湖路以内共有土地7142.8703亩,土地一次性补偿的5130.2283亩(其中:四退三还内的918.069亩,四退三还外的4073.471亩),未征地的2012.034(其中:村庄面积863.545亩,租用四退三还内的734.658亩,四退三还外的428.011亩)。

2008年以来,区委、区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和市委、市政府环湖生态“两年闭合”的要求,开始启动“四退三还”工作,至2009年底,完成了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米范围内1811亩土地的“退塘退田” 并建成了生态湿地2556亩,其中湿地1014亩,林地797亩,湖内湿地745亩。2010年,又组织完成了乌龙街道乌龙社区98户269人共计15542.23平方米农房的“退人退房”和5家企业搬迁及5701平方米建筑物的拆除。2012年底至2013年6月,拆除了滇池防浪堤961米。2014年,结合“三类房”建设方案,组织实施了49户临时周转房建设,同步实施了江尾社区房子湾村滇池一级保护区内49户农房的拆除工作,共计拆除建筑面积5810.6平方米,拆除建筑占地面积2904.8平方米。

2012年以来,区委、区政府结合环滇池“三圈”建设,全面推进环湖路内的面源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至2013年10月,拆除了环湖路内4622亩蔬菜、花卉大棚。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滇池治理三年行动的意见》和“建设世界知名旅游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求,把滇池生态建设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打造好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形成旅游载体。重点推进了呈贡斗南生态湿地建设,将斗南湿地定位为昆明新区生态、文化、旅游名片,突出“湿地飞花、滨水体验、柳林记忆、昆明之港”的设计理念,坚持以“重生态、低干扰、人性化”的设计原则,配套建设环湖慢行系统(环湖路、自行车道、人行栈道)、呈贡新城码头等设施。同时,区委、区政府还充分考虑广大市民群众的需求,结合片区实际情况,在规划设计中突出“以人为本”,本着“让人能休闲、体验、娱乐、待得住”的原则,在滇池保护界桩外延100米以外的限建区内,集景观、休闲、娱乐、体验为一体,设置了停车场和高品质的休息、休闲设施,在营造优美环境的同时尽可能为广大游客提供完善的服务体系和配套设施。2014年6月与滇投公司签定了《滇池环湖生态经济试验区(呈贡片区)建设项目合作协议》。协议明确由滇投公司作为呈贡片区环湖路以内土地的一级开发主体,负责呈贡片区环湖路内的生态建设。

二、意见建议办理情况

呈贡区政府、市滇投公司在规划设计时就已经充分考虑到了相关配套设施的问题,在发挥湿地生态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将建设必要的配套设施,在营造优美环境的同时也会尽可能的提供一套完善的服务体系。就目前已建设完成的斗南湿地来说,建设是以自然恢复为主,以最终实现自然生态最大化、工程措施最小化、投入成本最低化、维护管理简约化为目标的。对于已经建设完成湿地配套设施完善将结合即将要建设的湿地近优化驳接,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投资。

三、下步工作

呈贡区政府将按照高起点、高品位、前瞻性的原则,做好环滇池湖滨生态带的布局,实现片区生态环境统一规划、统一投入、统一建设、统一整治。通过三至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以会展、商务、度假、商业休闲、生态旅游、文化旅游为主的环滇池生态圈、文化圈、旅游圈。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昆明市呈贡区水务局

2018年7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