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贡区2018年二季度规模 以上文化创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
呈贡区2018年二季度规模
以上文化创意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9.2%
2018年二季度呈贡区经济平稳发展,转型升级加快推进,质量效益不断提高,内生动力总体增强,发展基础不断夯实。
一、呈贡区文化产业基本情况
(一)文化类服务业企业占比全区文产企业达79%
2018年一季度呈贡区共有34家(含托管区)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同比增长17%,其中:新入库6家文化服务业,退库1家文化制造业,退库2家文化服务业。34家文产企业中:大型文产企业1家,中型4家,小型18家,微型11家。小呈贡(不含托管区)有29家。大呈贡的文产企业中:文化服务业27家,文化制造业5家,文化批发零售业2家;文化类服务业有27家,占比全区文产企业79%,占比全区服务业企业29%,呈贡区规上服务业2018年一季度在库企业93家(含托管区):其中交通运输业有18家,通信、信息、软件业13家,租赁和商务服务业17家,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2家,文化、体育和娱乐业15家。
(二)营业收入呈现:三升一降
“三升”: 2018年二季度,全区(含托管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52347.4万元,同比增长19.2%。其中:文化批发零售业实现营业收入4253.3万元,同比增长32.5%,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39015.5万元,同比增长47%;“一降”:文化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9078.6万元,同比减少35.9%,。
(三)营业收入增长变化趋势:五正一负
2017年一季度至2018年二季度营业收入增长变化趋势像大写字母“N”,除2017年四季度同比增速为负增长,其他季度均为正增长,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最快为2018年一季度。
(四)营业利润呈现:三降一升,文化制造业呈现断裂式下滑
“三降”:2018年二季度,全区(含托管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实现营业利润3803.6万元,同比减少19%。其中:文化制造业营业利润-39.3万元,同比减少104.5%;文化批发零售业营业利润82.5万元,同比减少16.2%;“一升”:文化服务业营业利润3760.4万元,同比增长1.3%。
(五)应交增值税:三升一降
“三升”:2018年二季度,全区(含托管区)规模以上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实现应交增值税2189.8万元,同比增长100.2%。其中:文化服务业应交增值税1863.3万元,同比增长227.6%,文化批发零售业应交增值税24.1万元,同比增长170.8%;“一降”:文化制造业应交增值税302.4万元,同比减少41.4%。
二、存在问题
(一)在库的文化企业部分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刚入库的文化企业大多处于刚萌芽的起步状态,营业利润较少,个别企业营业利润甚至为零或为负,呈贡广播电视网络服务有限公司、云南云视幻维数码影视有限公司、昆明中关村意谷孵化器有限公司、昆明富新春彩色印务有限公司长期处于亏损状态,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营业利润长期为负,营业利润是决定增加值大小的关键因素,因此扶持文化企业做大做强是提高文产增加值的动力和源泉。
(二)文化创意产业起步晚,发展滞后。
由于呈贡新区建设时间短,在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发展方面与四个主城区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有着斗南花卉产业园、斗南特色小镇、信息产业园区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或自然禀赋,但与其他四个主城区相比,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意识比较薄弱,民间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认识不足,而且政策层面上的政策措施也不健全。
(三)文化创意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呈贡区在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构成中,广告制作、文化艺术服务等传统业态占比较大,文化创意产业与科技、旅游、市场、金融及相关产业的融合还需进一步加强,新兴产业需要继续壮大,文化消费还有很大可开发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一)未雨绸缪,多措并举
不断增强呈贡文化产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变呈
贡的文化企业存在“三小状态”,营业收入小、营业利润小、企业规模小的状态。部门应通过政策引导、资金补贴、税收减免、辅助宣传等方式,未雨绸缪,提前规避企业出现的风险问题,多措并举,提升文化产业企业竞争力,特别是对新兴、科技、创新型文化企业的扶持。
(二)增加文化创意及相关产业的入库规模
在年度和月度“四上”企业审批出入库之际,各部门应按照《统计企业“一套表”调查单位出入库管理方案》的要求,深入挖掘,做好四下文化产业企业的梳理工作,准备好文化企业入库资料,对于符合入库条件的文产企业,严格按照文产标准“三个一致”的匹配原则按时入库,壮大四上文化产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