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呈贡区2018年上半年 国民经济运行稳中趋缓
昆明市呈贡区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稳中趋缓
2018年上半年,呈贡区委、区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建设世界春城花都、现代科创新城目标,继续加快推进新区建设步伐,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化解经济运行不利因素,但受工业回升基础不牢,投资项目开工进展缓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区经济在一季度平稳开局的基础上,上半年呈现稳中趋缓态势。稳增长形势依然严峻。
一、 上半年六大经济指标与一季度相比总体呈现“三降、二升、一持平”态势
“三降”:一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7.02亿元,同比增长8%,比一季度下降1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08.14亿元,同比增长12%,比一季度下降了11个百分点;三是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自管区域内实现45074万元,同比增长24.7%,比一季度下降1.7个百分点。全呈贡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412172.5万元,同比增长18.4%,比一季度下降了2个百分点。
“二升”:一是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21444元,同比增长8.3%,比一季度高0.1个百分点;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比一季度上升了0.9个百分点。
“一持平”:上半年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13089元,同比增长8.9%,与一季度持平。
二、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特点及原因分析
(一)地区生产总值稳中趋缓,经济从高速增长时期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今年上半年,我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97.02亿元,同比增长8%,三次产业结构调整2.43:52.9:44.67。从2010年到2017年呈贡GDP增速除2016年是9%外,其他年份均为2位数增长,2010年-2013年更是分别高达15%,15%,13.5%,14.2%,远高于全省、全市、全国水平。此种高速增长态势随着新区建设的逐步成熟将逐步趋于平稳,呈贡经济从高速增长时期逐步进入平稳发展时期。今年一季度GDP同比增长9%,上半年略降到8%,虽略有下降,但仍在昆明市一版块中仅次于盘龙区排名并列第二,在14个县(市)区中仍排名第4位。
(二)工业经济一路低速徘徊,经济转型阵痛在所难免。
今年以来,我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出现持续下滑态势。从年初的6%,下滑到一季度的3.1%,1-4月的1.5%,1-5月回升到2.6%,1-6月回升到4%,略有回升但升幅不大,一路低速徘徊。具体原因:一是自管企业量小而微,帮扶空间小。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库125家中,自管的仅有11家, 自管企业中仅云南白药集团一家产值上亿大型企业,其它10家都属于小规模企业。二是发展后劲不足。从目前在库投资项目看,大部分为房地产项目,属于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的项目仅有8个,1-6月完成额仅为10272万元,占比不到0.97%,工业发展后劲不足。深层次原因:新区建设15年来,呈贡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结构也从农业、工业向商业、服务业、科创、信息、文化等第三产业转型,新希望等老牌工业企业逐步搬离呈贡新区,新建投产工业企业也日趋减少。经济转型给呈贡工业带来的阵痛逐步显现。
(三)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一路曲折前行,6月开始止跌回升。
今年以来,受征地拆迁、村民安置的等多种因素影响,全区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一路高开低走,增速从1-2月份的35.76%下滑到1-5月的8.5%, 1-6月上升到12%,增速比1-5月提高3.5个百分点,止跌回升。
上半年投资运行呈现以下特点:
一是三产项目投资比重大。
截止6月底,全区的115个(不含市级分劈项目)项目中,三产项目107个,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数的93%;二产项目8个,仅占全区规模资产投资项目数的7%。
二是房地产投资增长迅猛。
截止6月底,全区共有房地产投资项目35个,比去年同期增加8个,增加了29.63%。1-6月全区房地产投资项目完成投资同比增长57.75%。房地产投资完成额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的60.2%,是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支柱产业
(四)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路凯歌。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3089.3万元,同比增长20.1%,其中自管区域内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实现45074.1万元,同比增长24.7%。增速在全市排第一。
(五)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
上半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实现21444元和13089元,同比分别增长8.3%和8.9%。与一季度相比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了0.1个百分点,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平。居民收入进入平稳发展阶段。
三、 对策建议
(一)工业对全区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千方百计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需注重适应新区建设发展需要,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尽快构建起新兴产业、支柱产业、传统产业互为补充的产业体系,推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发挥政策叠加效应,着力推动工业经济提质增效。一要全面落实稳增长政策措施,抓好扩销促产、升规培育等工业扶持政策,支持工业企业做大做强。二要落实区级领导挂钩联系制度,一企一策,抓好停产、减产企业的帮扶工作,帮助企业复产达产。三要突出扶大育强,落实好工业发展扶持政策,重点培植拉动力大、竞争力强、成长性好的企业,促进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发展壮大,成为全区工业的龙头和税源的根本支撑。四要重视托管区域工业企业发展和对全区工业的影响。自管区域发展方向向着商业、信息、科技、服务业三产转型,但托管片区,尤其七甸和洛羊还有广阔的空间发展工业产业,做到全区工业一盘棋。
(二)合力扩投资。
为保障全区经济发展的后劲有力,须牢牢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不动摇。首先是要提升项目服务水平,要认真贯彻执行省政府、市政府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措施,着力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各种难题,落实项目包保责任制等工作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其次是推进项目建设。一要按照储备一批、规划一批、立项一批、实施一批的思路,完善“一个项目、一套方案、一名领导、一支队伍、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强化项目意识、压实项目责任、落实项目措施,形成全区上下抓项目、跑项目、推项目的良好局面。二要紧紧围绕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目标,明确建设任务和时间节点,细化分解到月,做好项目入库的前期工作,各街道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尽早加强调查摸底,加强对重点项目的跟踪,做好各阶段服务工作,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三)加快三产以及新兴产业发展。
一是要依托政策和区位优势,合理规划布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配套,加快区域商圈形成速度,进一步聚拢人气,为促进全面消费提供有效载体。二是加强城市宣传,提高地区知名度,突出文化、教育、医疗、交通等资源优势,提升城市整体品质,把握政策宽松契机,扩大新区居住投资吸引力。三是着力发展特色旅游,擦亮菜、花、果“三张名片”,重点打造斗南花卉等生态产业,促进特色餐饮发展壮大,依托高铁、地铁等交通优势挖掘本地消费潜力,吸引外来消费,带动消费持续繁荣。四是补齐短板,大力发展服务业,依托规划建设,以各类产业园区为平台,完善我区服务业发展体系,强化网络科技信息技术等薄弱领域,加快金融服务业发展,继续壮大居民、商务服务,丰富模式,优化结构,为我区经济快速平稳发展注入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