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关于青少年艾滋病防治,这些知识要知道!

发布时间:2024-12-03 10:06:15       来源:转载自“云南防艾”微信公众号

青春期是由儿童向成年过渡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均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心智不成熟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各种诱惑纷至沓来。尤其是随着性观念和社会氛围的开放,性和毒品对青少年的威胁愈加突出。

性和毒品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有哪些?

身体危害方面,过早性行为可能导致性病传播,如艾滋病,还可能造成意外怀孕、人工流产并发症等。而毒品会损伤青少年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使免疫力下降,增加感染艾滋病等疾病的风险,还会损害器官功能。

心理危害上,过早性行为产生的心理压力、焦虑等,性侵犯造成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自杀倾向危害青少年心理健康。毒品使青少年产生心理依赖和戒断反应,认知能力下降,出现攻击、冲动等行为问题。

社会危害层面,过早性行为引发的意外怀孕给家庭社会带来负担,性侵犯破坏社会安定;青少年涉毒致违法犯罪增加,染上艾滋病等疾病也会影响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

感染艾滋病的常见危险行为有哪些?

1.不安全性行为

包括无保护的男男同性性行为以及异性性行为,特别是前者,已成为青少年人群中最主要艾滋病的传播方式:

同性性行为一般采用肛交,容易导致肛门直肠黏膜破裂出血,增加感染艾滋病的风险。男男同性性行为人群的性伴不固定导致该人群艾滋病感染风险增加。此外,也会有部分人认为安全套就是避孕套,男男同性性行为不会导致怀孕,所以不愿使用安全套。

2.使用毒品

注射毒品时,如果共用注射器等注射用具,会使带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进入其他人身体,增加经血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而使用新型合成毒品后,可能会使人精神亢奋、判断力下降,导致出现无保护的不安全性行为,从而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风险。

新型毒品-饮料果糖毒品

新型毒品-饮料果糖毒品

如何预防艾滋病

1.安全性行为

避免与HIV感染者、艾滋病病人以及高危人群发生性接触,在所有性行为中使用安全套。

2.不要共用针头

不要和别人共用针头,也不要使用已经被人使用过的针头。医护工作者更是要认真遵守这一规定,保证患者的安全。

3.避免不必要的血液暴露

如美容、文身、打耳洞、修脚等行为。这些均有血液暴露,如果必须进行上述操作行为,要选择卫生合格证的机构。

4.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

毒品可能化身成“可乐”、“奶茶”、“糖豆豆”,要增强对毒品的警惕性,远离毒品,保持身心健康。

5.怀疑感染尽早使用阻断药

发生了不安全的性行为,怀疑自己可能感染艾滋病,应在医生评估和指导下、于72小时内尽早使用阻断药,可有效减少感染风险。

青少年艾滋病防治作为家长应该做什么

1.打造一个无话不谈的家庭氛围

与孩子建立信任,自由交流性和艾滋病相关问题。

2.引导孩子树立健康的性观念

引导孩子学习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让孩子了解毒品的危害

强调毒品的健康风险和法律后果,教育孩子识别和规避毒品。

   

  来源:云南防艾、健康罗湖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