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立秋】做好“三防一养”,保持身体健康

发布时间:2024-08-07 10:21:47       来源:转载自“健康时报”微博文章

8月7日,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在此季节交替之际,自然界中的阴阳盛衰发生显著变化,人体易因此受到影响,增加患病风险。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立秋后的养生,保持身体健康。

【三防】立秋要注意防暑、防泻、防燥

1.防暑

立秋时节,暑热未褪,白天仍然炎热,外出作业、游玩、行走仍有可能导致中暑。因此,立秋后仍要降温防暑,补充水分,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要保证充足睡眠。

2.防泻

立秋刚至,暑热未退,而夏天贪“凉”造成的脾胃虚弱尚未恢复,需注意健脾和胃、勿伤脾阳,避免腹泻。

3.防燥

立秋后要注重防燥。燥为秋季主气,其性干燥,易耗津液,导致口干舌燥、鼻咽干痛、皮肤干燥瘙痒、大便干结、心烦气躁。

因此,秋季防燥应该多喝汤水、多喝粥,多吃前述养阴润燥食物。同时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食物。

【一养】立秋之后养肺记住这几点

中医认为,“春养肝,夏养心,秋养肺,冬养肾”。肺是人体最“娇嫩”的器官,而立秋后天气逐渐变得干燥,很容易伤肺,特别是老年人,如果因秋燥而伤肺,到冬季就容易感染许多肺部疾病。

1.少吃辛辣多润肺

李志刚教授指出,立秋之后不比夏季,秋风吹出些许寒意,此时更是温软肠胃的关键时刻,千万不要贪吃各种油腻辛辣的食品。饮食上多吃些芝麻、核桃、糯米、蜂蜜、雪梨、甘蔗、酸奶等。为了益胃生津,喝些粥更好。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陈江2024年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采访时也提醒,初秋应多吃具有滋阴润肺作用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蜂蜜、芝麻等。这些食物能够缓解秋燥引起的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同时可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如山楂、葡萄、柠檬等。酸味食物能够收敛肺气,防止肺气过旺。⑤

2.少吃瓜类多吃梨

俗话说“秋瓜坏肚”,西瓜性寒,立秋之后尽量少吃,以防损伤脾胃阳气。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部主任、主任医师张洪春2022年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提示,立秋后,气候逐渐转为干燥,易耗伤津液,应少吃寒性食物,如西瓜,多吃些润肺的食物,如梨、桃、甘蔗、百合等,预防口鼻干燥、干咳无痰、皮肤干裂等症状。

3.少吹凉风多安神

秋天就别再过于贪凉风、开空调,最好避免皮肤直接被风吹,尤其是敏感的面部和脖子等处的皮肤,不妨用丝巾遮挡一下脖子。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