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市政府信息

昆明市推动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发布时间:2024-06-23 09:27:01       来源: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近年来,昆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以“三三”模式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全覆盖,不断推动全市党员教育工作提质增效。

以“三个强化”激发思想引领新动能

昆明市通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政策学习,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思想觉悟、精神境界、道德修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坚定不移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推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化理论武装“培元铸魂”——昆明市坚持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干部教育、党员教育体系,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必修课程,结合“万名党员进党校”“三会一课”“云课堂”及主题党日等建立常态化学习机制,全面提升党员干部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水平。

强化思想建设“强筋壮骨”——昆明市不定期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讨交流学习活动,准确把握党的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及时研究解决本地区本单位涉及民族工作的重大问题,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力量,提高各级党员干部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领,为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贡献。

强化骨干培训“舒经通络”——昆明市每年组织开展民族宗教工作执政骨干专题培训班,通过集中授课、现场教学、分组讨论、学习交流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全市民族宗教工作执政骨干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昆明民族宗教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以“三个融合”创建党员教育新模式

昆明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覆盖教育,进一步提升领导干部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本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凝心铸魂,确保领导干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真正跟上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新要求。

与教育培训工作深度融合——昆明市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与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纳入党校各级领导干部的必修课程,积极发挥“机关大讲堂”“昆明市领导干部培训日”等平台作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专题内容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与现场教学深度融合——昆明市统筹民族团结进步特色优势资源,依托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市委党校等19个“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现场教学点”开展现场教学,深入挖掘本土资源,进一步丰富全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工作内容。

与科研咨政深度融合——昆明市组织教师到民族地区开展实践锻炼、调研走访,形成《强化边疆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以寻甸、禄劝为例)》《五华区城市民族工作侧记》等有深度、有影响力的优秀课题研究报告。成立“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智库”,编印《融荣与共——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智库研究成果》等书籍,全面研究总结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实践经验与深刻启示,为昆明市民族工作提供有力的决策咨询支撑。

以“三个丰富”打造宣传教育新课堂

昆明市不断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入脑入心,实现党员干部教育全覆盖,充分发挥各级党校为党育才的作用,把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政干部教育培训体系作为党校工作与党的中心任务的结合点、切入点、着力点,为健全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常态化机制贡献力量。

“理论+实践”丰富教育内涵——昆明市构建课堂教学、现场教学及主题教育相互融合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平台,编印《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干部培训教材》,开发“大团结大联合共筑中国梦”“昆明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实践”等民族团结专题课程23门,不断提升教育质量。

“线上+线下”丰富教育形式——昆明市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月等活动,在全市范围内扎实开展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和民族团结教育,搭建以昆明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以及12个抖音宣传号为一体的网络宣传矩阵平台,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同向精准发力。打造昆明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云平台,将全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系统化、条理化、常态化、制度化,让全市党员干部通过云平台学习党的最新民族政策和理论、掌握昆明市创建动态。

引进+走出”丰富交流互鉴——昆明市深化各地协作机制,推动教师资源“互动互派”、先进经验“互通互学”,其中市委党校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馆先后接待来自海南、宁夏、吉林、广西等省内外多家单位共121场次5020人次参观学习,邀请专家学者开展《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解读、《城市民族工作的形势与任务》等专题授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