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政务动态

【龙城街道】“五型”模式绘就“三共”同心圆,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

发布时间:2022-09-26 14:47:49       来源: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图片1

小区是城市的细胞,是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小区治理有方,城市治理才会有序。近年来,龙城街道龙城社区聚焦老旧小区治理“痛点、难点”问题,通过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发动居民自治、改善人居环境、整合资源等“五型”治理模式,绘就辖区住户“共住”、社区居民“共注”、公共单位“共驻”的“三共”同心圆,构建起老旧小区管理的多元化格局,使老旧小区重新焕发生机。

“创新载体+党建引领”,构建先锋组织型治理模式。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六优”服务为体系,引导老党员主动亮身份、亮承诺、担职责,摸清小区问题根源,理清小区矛盾所在。充分发挥党支部作用,构建起社区与居民的沟通桥梁,建立社区、党支部、居民代表的三方议事制度,让党支部带动小区居民参与小区综合治理改造,将小区事务在支部活动室内研究讨论,推动实现居民“微自治”,增强治理源动力。

“创新理念+多元治理”,构建和谐人居型治理模式。坚持“一小区一特色”原则,做好老旧小区的改造和治理,在保留老旧小区建筑原有风貌基础上,挖掘小区特色、打造小区亮点,深挖老城历史文化底蕴,让改造后的老旧小区更具有历史、文化、情怀和特色韵味。

“创新模式+共同参与”,构建居民自治型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党员、楼栋长两翼驱动作用,塑造好党员“人民勤务员”和居民“社区营造师”两种角色,主动帮治,助其自治,让居民逐步成为建设幸福社区的主力军,形成网格服务居民“微走访”、居民说事“微论坛”、自我管理“微公约”、社区提质“微自治”、三方联建“微议事”、意见领袖“微响应”的“六微联动”治理模式。

“创新机制+资源整合”,构建凝心聚力型治理模式。吸纳7个党组织作为社区“大党委”的成员单位,引入企业公益志愿者在党群服务中心开展驻点服务,吸纳各类公共单位建成党建服务超市,成立“红色中医馆”为居民提供就诊免挂号费服务,成立“群众理发店”为社区困难群体、环卫工人提供价廉质优服务,成立“爱心服务超市”为志愿者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创新服务+队伍建设”,构建互助服务型治理模式。结合各小区的不同特点成立志愿服务队开展驻点志愿服务,委托专业社会组织管理,引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小区自治、公治服务、长者活动,全面提升小区自治管理、邻里互助、协商议事。

从“居民”到“主人”,辖区住户“共住”有保障。坚持“一小区一策”“一楼一策”,积极运用“吹哨报到”工作机制,着力解决小区水网电网老化、停车难、环境差等问题,提升居民生活满意度,加大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将小区文化与城市文化相结合,打造安宁、洁净、优美、祥和的绿色小区,让居民感受积极向上、和谐融洽的社区文明氛围。

从“三无”到“三有”,社区居民“共注”显当担。按照社区工作者50%工作时间下沉网格、走访群众的工作要求,全面推广“全科社工、错时轮班”工作方法,最大限度将社区党建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激发出来,实现从社会事务无人问津、老旧小区无人管理、社区治理无人参与,到有组织力量、有服务载体、有长效机制的“共注”、共融、共治新格局。

从“单一”到“多元”,辖区力量“共驻”促发展。依托呈贡老城片区商户集中的优势区位,吸引并联合云南白药集团、昆明中药厂、沃尔玛、龙斗一号购物公园等7家优质企业组建“龙城之家”,定期组织联席会议,开展一系列有益的探索实践,让“共驻”深入人心。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