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呈贡新闻

呈贡人才风采 | 宋辞:匠心筑梦,守护文化根脉

发布时间:2022-09-19 15:25:25       来源: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宋辞,1967年出生,广西桂林人,90年代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广西分会,多次在国内外举办画展,2000年离开艺术圈隐居云南,从事古代书画文物、文献的研究和保护工作。代表作有《呈贡中峰苍雪研究文集》《中峰苍雪之谜》《宗其香宋辞画集》等,在多个杂志期刊发表多篇研究文章。2018年以来致力于呈贡公益文化事业,现为昆明市呈贡区中峰书画院院长、云南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纪念馆负责人、昆明市呈贡区第四届政协委员。


微信图片_20220919152558

宋辞介绍中峰书画院藏品:滇军抗日名将马鉁家族的祝寿长联


初识呈贡,文化底蕴润泽心灵

2000年,宋辞因师傅宗其香先生的建议到云南写生,游学丽江、大理、版纳后,他不由萌生了“云南太美了,不走了”的想法。


2001年,宋辞放弃在广西执教的工作来到云南丽江定居,在当地政府的支撑下创办丽江书画院。后因一幅来自“中峰和尚”所作的书法作品,他开始研究“中峰和尚”。他查阅了《云南历代书法选》《云南文人画集》《鸡足山志补》等众多典籍资料,又在网上检索大量文献,最后终于找到了“中峰和尚”就是明末时期的呈贡诗僧苍雪大师。


2005年,为了追寻苍雪大师的足迹,宋辞他从丽江追溯到了昆明,开始收集整理苍雪大师的资料,


2008年,他撰写《中峰大师之谜》,出版书籍《中峰》,在北京《艺术书画》、云南省文联《艺术云南》等杂志上发表多篇关于苍雪大师的文章,通过孜孜不倦的努力,人们渐渐了解了这个来自呈贡而享誉全国的名僧。


2013年,江苏省苏州市经济开发区委宣传部领导到昆明拜访宋辞,邀请他到苏州共同建立“苍雪纪念馆”。出于对呈贡文化和苍雪大师的热爱,宋辞毫不犹豫地放弃了条件更优越的苏州,毅然选择追寻苍雪大师脚步,去发掘呈贡背后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0919152612

宋辞与云南师范大学师生查阅典籍


走进呈贡,栉风沐雨赓续文化血脉

2018年,宋辞在呈贡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创办“中峰书画院”,以“人才培养,学术立院”为宗旨,以保护呈贡文化、推动呈贡文化发展为目的,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919152615

呈贡中峰书画院


为讲好呈贡故事,宋辞收集整理了许多呈贡乡贤历史文献资料、研究成果。编印《呈贡往事》,印刷《中峰书画院作品集》《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纪念特刊》,修复、印刷抗战时期呈贡地下党红色刊物《群声》及1947年8月《呈贡中学建校十周年纪念特刊》,共计4500册,赠送给机关单位、学校及市民进行公益宣传,并多次无偿捐赠文献文物给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档案馆、云南大学档案馆国立云南大学等多家单位。


2020年9月,在呈贡区委、区政府、区文旅局的支持和指导下,宋辞起草了关于恢复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在文庙的多个建设方案,并赴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查询史料、争取支持,得到两校领导的肯定:“恢复呈贡原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是一件极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大事,今后可将呈贡文庙设为两校的教育基地”。此后,宋辞先后到建水文庙、西南联大蒙自分校纪念馆、昆明西南联大博物馆等地考察学习,呈贡区文旅局又聘请吴宝璋、朱端强、陈立言等为纪念馆专家组成员进行了多次论证。2020年12月31日,“呈贡文庙儒学博物馆”“清华大学国情普查研究所纪念馆”正式成立开馆。


宋辞还组织高校师生和书画院团队到呈贡地方进行历史遗迹调研,发现石碑数百块,他们通过传拓、修复、整理、保存碑文近百张,其中石碑年代涉及元、明、清及民国等多个时期,历史跨度约700年。


微信图片_20220919152619

宋辞和团队传拓的碑文之一:明朝沐氏家族墓志铭


扎根呈贡,薪火相传坚定文化自信

2019年,呈贡区委区政府搭建传统文化沟通交流、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平台,扶持成立“传统文化人才”驿站,自驿站成立以来,宋辞积极开展书画、太极拳、篆刻、象棋等公益培训,举办书画展、古籍文献展、青少年书画比赛等公益活动。2019年中峰书画院与云南中医药大学合作签约,成为“呈贡区中医药传统文化共建基地”;2022年中峰书画院与呈贡象棋协会合作,推荐的青年选手分别获得昆明市第十一届“春城棋王杯”女子团体赛第一名、男子团体赛第六名,个人赛第二名2人,前30名9人的好成绩。


2021年,宋辞被呈贡区委、区政府表彰为呈贡区第三期文化体育类“优秀人才”。“我不是呈贡人,但我了解呈贡,深爱着呈贡。守护呈贡的历史文化是呈贡人的责任,也是你我的责任”,宋辞说。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