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市政府信息

数智融合 向新而行

发布时间:2025-08-25 10:00:00       来源:昆明日报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当下,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乃至地区提升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在数字经济重塑全球产业格局的浪潮中,企业数字化转型已超越“选择题”范畴,成为关乎生存与跃升的“必修课”。对企业而言,数字化转型是打破信息壁垒、优化资源配置的关键路径——通过打通生产、经营、管理全链路数据,可实现从经营决策向数据驱动的转变,在降本增效、质量提升、风险管控等方面形成核心竞争力。

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数字云南”建设的核心抓手。云南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引导企业加速向“基础级→先进级→卓越级→领航级‘智能工厂’”转型。从贵研化学斥资近7亿元打造贵金属前驱体材料产业化智能工厂,到昆药集团深度融合自动化、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引领传统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云南企业正以转型实效诠释着数字化的赋能价值。

昆明依托“智慧昆明”建设,通过夯实千兆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搭建政务服务、产业服务等数字化平台,切实降低企业转型门槛。

企业茁壮成长,成为昆明数智化发展的鲜活注脚。

贵研化学 推动贵金属新材料产业新发展

作为贵金属材料领域的骨干企业,贵研化学材料(云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贵研化学”)斥资近7亿元布局的“贵金属前驱体材料产业化项目”成效显著,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贵金属化学材料产业基地,做贵金属化学品全球供应商”的目标,在数智化方面单项备案投资2450万元,构建生产经营贵金属材料产业链大数据平台,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数字化、智能化的跨越式转型,在贵金属新材料精细化工行业树立数智化发展新典范。

贵研化学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尾气净化催化剂、石油化工、煤化工、化学制药、新能源等行业,是现代工业不可或缺的“工业维他命”。在数智化转型之前,该公司系统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经营信息与设备感知控制“断层”等问题。为破解发展瓶颈,贵研化学以严控贵金属损耗为主线,结合贵金属材料精细化工行业特点,构建覆盖“研发、生产、销售、质量、能源、安全、环保、库管”等全要素经营管理的数智化工业互联网平台supOS,打通生产经营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壁垒。

贵研化学引入国内一流的DCS集散控制系统,实现1445个控制点位的实时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支持多协议数据采集与秒级刷新,确保数据不丢失、传输高效,为上层应用提供精准的“数据原料”。

生产管控实现精细化升级。通过MES系统与ERP无缝联动,构建“销售订单—生产排程—工单执行—成品入库”全闭环管理。借助电子SOP配方库、PDA扫码防错等功能,实现生产全流程追溯;通过APS智能排程,结合设备、人员、原料等要素迅速响应订单生产,提升车间运转效率,大幅压缩订单交付时间。

针对危化品生产特性,贵研化学还建成环保在线监测系统、GDS有毒气体监测系统、综合安防系统,并整合视频监控、人脸识别等功能,实现园区安全智能管控。同时,能源与营销数字化同步发力,能源监测系统实现100余个回路2354个电力数据接点、26个关键用水点的实时监控,助力水电能耗精细化管理;CRM系统则打通线索管理、客户服务、订单分析全流程,推动营销数字化转型,提升市场响应速度。

数智化建设为贵研化学带来全方位变革:生产数据与管理数据实现整合,消除信息壁垒;生产过程透明化,关键指标实时可视化,助力管理层精准决策;通过电子SOP与扫码防错,质量管控能力显著提升,可通过多批次数据对比优化工艺参数。

同时,系统集成实现“无纸化”办公,数据收集与分析时间缩短,跨部门协同效率提升;能源监测系统推动节能降耗,为绿色/零碳工厂提供数据支撑。贵研化学相关负责人表示,数智化不仅是工具升级,更推动管理理念革新,让决策更科学、生产更高效。

目前,贵研化学正在推进建设现场智能巡检及人员定位系统,能及时发现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类异常和安全隐患。未来,贵研化学将分阶段推进生产智能化升级,从局部自动化改造到Batch系统批处理控制,再到MOM系统全流程管控;经营端将强化数据治理与供应链协同,构建“智慧大脑”平台;结合铂抗癌药物原料药产业化项目,打造智能制造示范生产线。

从数据孤岛到全域互联,从人工管控到智能决策,贵研化学以数智化转型为笔,在贵金属材料领域书写智能制造的新篇章,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昆药集团 引领传统医药行业智能化转型

在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日前公布的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中,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昆药集团”)的“天然植物药提取智能制造基地”项目凭借突破性的技术创新和全流程智能化解决方案脱颖而出。该项目聚焦云南特色中药材三七,深度融合自动化、智能制造、数字化技术,构建覆盖生产、质控、研发、供应链全流程的智能制造体系,成为传统医药行业智能化转型的标杆项目。

在中药生产领域,流浸膏干燥易燃爆、粉尘危害大是长期困扰行业的痛点。昆药集团与厂家联合研发出真空履带式干燥与粉碎联动生产线,通过智能传感技术与西门子控制系统的深度整合,实现三七总皂苷从进料、干燥到粉碎的全流程无人化连续生产。这一技术突破,使产能提升30%,人工高强度操作减少60%,年产量跃升至110吨,同时从根源上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燃爆风险,为行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可借鉴的技术方案。

研发环节的数字化创新同样亮点突出。昆药集团首创“酸碱滴定+密度比重”联用算法,成功应用于KYAH04-102精分离环节,攻克了复杂三元回收溶剂比例调控的行业难题。该技术不仅实现废液高效再利用,提升工艺稳定性,还显著降低处理成本,为中药研发的绿色化、精准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质量管控是药品生产的核心环节。昆药集团引入的铝塑板在线成像检测系统,通过高精度动态扫描,可自动识别缺粒、缺损及异物等质量问题,剔废成功率达100%,彻底替代传统人工检板方式,大幅提升质检效率与精准度。

昆药集团的智能化转型并非单一环节的升级,而是构建了全流程协同的智能化生态体系。在生产前端,创新部署的药材净制人机联动线整合吊臂上料、强磁风选与二级粉碎等工艺,使单批投料量提升42%,人力投入减少25%;洁净区采用西门子智能环境系统,实现温湿度和压差的精准调控,为药品生产提供稳定环境保障。

在质量管理方面,昆药集团自主研发的质量回顾分析系统(QRS)打破数据壁垒,实现质量数据实时采集、分析与追溯,使质量报告生成效率提升80%,推动GMP体系持续优化。在供应链管理领域,数字化采购平台(KDIP)整合2000余家供应商资源,业务协同效率提升超80%;产供销智能平台实现基于需求预测的精准排产,显著提高库存周转率,降低运营成本。

项目实施后,昆药集团关键生产设备数控化率突破90%,整体生产效率提升11%,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幅提高,各项指标均居行业前列。该项目采用高国产化率解决方案,具有投入成本低、实施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为中小中药企业智能化改造提供了可复制的“昆药样本”。

“我们正在规划下一阶段智能化升级。” 昆药集团智能制造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重点推进针剂、口服剂生产线自动化与智能化改造,引入光伏绿能等清洁能源技术,深化产供销全链路协同,力争成为全球中医药智能制造标杆。

随着“天然植物药提取智能制造基地”的成功运营,昆药集团正以技术创新为支点,推动中药制造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为我国中医药产业现代化升级贡献“云南智慧”。( 记者郭曼 通讯员沈帛琳 张璟报道)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