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呈贡新闻

龙城街道: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2-11-23 10:22:36       来源:龙城街道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龙城街道为呈贡区老城区,老旧小区多,基层治理压力大、任务重,街道党工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秉持“以情促改、以新换心”的原则,推动建立“党建引领、专业助力、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以“四点+四心”的治理模式,探索出“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点一滴践初心”的基层治理龙岭品牌,使老旧小区重新焕发生机,让“老”居民过上了“新”生活。


龙岭社区是龙城街道2021年1月成立的城市社区,位于龙城街道三台山片区,辖区面积0.641平方公里,共有29个老旧小区,其中27个老旧小区属于无物业、无业委会、无人管理的三无小区,居住的流动人口达到70%以上,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90%以上。由于缺乏有效管理,绝大多数老旧小区内公共卫生环境较差,公共环境较差,私搭乱建屡禁不止;配套设施薄弱,管线布设凌乱;人防物防缺位,住户安全感普遍不高;基础设施老化,安全隐患较为突出。


抓牢党建引领“关键点” 精准把脉“顺民心”


微信图片_20221124101640


龙岭社区以党组织为核心,党建引领为抓手,建立健全党委全面领导机制。通过推选党员楼栋长,让社区党员由“无职”变“有责”,从“无位”变“有为”。通过建立“街道-社区-小区”三级议事网,延伸城市基层治理服务触角,将党组织服务送到每个街巷小区、延伸到每个楼栋单元。同时发掘院落党员骨干,引导党员在小区亮身份亮承诺,带头开展社区“金点子”收集工作,设置整治、建设、公共安全、社区服务、自治共治等5类民生需求清单,并转化为相应社区金点子服务,为社区居民架起党员群众沟通的连心桥。


抓实居民参与“着力点” 畅通渠道“筑同心”


微信图片_20221124101705


龙岭社区党委准确把握社区人群特征,建立基层网格治理机制,构建起“社区+网格+楼院”三级组织构架,真正实现党的组织“一网兜底”、党的声音“一传到底”,党的工作“一杆到底”,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的为民服务温度。一是夯实网格管理,打造服务体系。按照“地域相近、服务便捷、协作便利”原则,将辖区内29个小区重新整合,再拆分成七大网格片区,推选28名党员、26名群众担任楼栋长,建立网格化管理机制,做到小事不出楼,大事不出社区。二是加强联动管理,打造议事平台。联动辖区共建单位、片区民警、社区法律顾问等成立“睦邻议事厅”和院落“议事团”等平台,畅通居民诉求渠道。自议事厅和议事团成立以来,向社区提出合理化建议30余条,均被采纳并予以实施,累计解决环卫站小区、十四冶小区、棉纺厂小区居民停车难、电动车充电不规范、物业费用收缴难等问题40余个。


抓牢资源整合“切入点” 创新治理“聚齐心”


微信图片_20221124101709


社区党委通过因地制宜探索小区“微治理”,有效打通小区治理神经末梢,实现由管群众到群众管的良好转变。一是激活共驻共建,创新自管模式。以党建引领无物业小区管理,按照“精准分类、一院一策”原则,推行“单位自管、居民自管、政民共管”治理模式。单位自管即对单位集资房,按照“谁的小区谁负责”原则,落实单位管理责任。居民自管即对群众基础较好的小区,通过成立院委会、制定居民公约、选派楼栋长等,引导居民自主管理。政民共管即针对基础条件较差、住户较少的老旧小区,由社区牵头,发动“双报到”单位、挂点单位及社区“管家”队伍和居民共同管理。二是整合多方资源,打造特色景观。社区践行“看得见美丽,留得住乡愁”的理念,充分发挥社区大党委平台作用,连接社区党组织、驻区公共单位及居民多方资源,筹措50余万对老旧院落居住环境进行提升改造,打造出“岁月如歌-韶光乐廊”、“党群共融-心愿邮局”、“课堂记忆-棋牌休息角”、“胶片年代-时光电影院”等多个街区特色景观。


抓好居民自治“突破点” 先锋模范“践初心”


微信图片_20221124101712


社区发挥党员在一线的旗帜作用,走街入户,全面理清片区居民基数,了解居民构成,明确各院落居民年龄结构等基本情况,切实做到院不漏户,户不漏人。一是引领社区自治,开展志愿服务。社区党委着力培育社区自组织、组建“五老”、“下沉红袖标”、“龙岭大嬷”等志愿服务队,推行“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党员接单”三单服务模式,广泛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累计组织实施各类主题活动500余次。二是培育居民骨干,激发治理活力。社区党委从在职、在册党员入手破题,依托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工作机制,优先从在册党员在职党员中,选取个人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工作能力强的党员担任楼院长和单元长,赋予其社区民情信息员、治安巡查员、民事调解员、邻里守望员、文明创建员、政策宣传员、社区监督员等职责,带动居民共同参与到小区治理。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