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通知:

微博

微信

领导

信箱
当前位置:首页>呈贡新闻

一起去看幸福社区 解锁居民幸福密码

发布时间:2022-11-15 14:13:26       来源:呈贡区融媒体中心

为加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营造多元主体共谋昆明发展、共建美丽家园的良好氛围,昆明市围绕“昆明发展我参与”这一主线,组织开展“社区寻访团——一起去看幸福社区”、“社区发言人——一起讲述社区之变”、“主题作品征集——一起发现身边之美”三个主题活动,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发现和提炼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659


11月15日,“社区寻访团”(民主党派组)走进呈贡斗南社区和春融社区,寻访社区之变,发现身边之美,品评项目建设成果,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去发现和提炼呈贡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为呈贡社会治理成果点赞发声,进一步助力呈贡城市品质提升。


斗南社区:打造“最美街巷”解锁社区软硬件双翼齐飞幸福密码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20


“这里变化实在是太大了!”时隔15年,来自民革昆明市委的寻访团成员杨成佳跟随昆明市委社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昆明市委社会工委主办的“昆明发展我参与·社区寻访团”活动,再次回到了斗南这个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地方。对杨成佳来说,这里的一切既熟悉却又陌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让他感叹连连。


“15年前我在斗南镇工作,对这里很是熟悉。但是,现在这里真的不再是我记忆中的样子了。”杨成佳指着社区中轴线特色街区介绍说:“这条中轴线道路最早就是村民售卖鲜切花的‘市场’了。记忆中,斗南作为‘云花’的发源地虽早已名声远扬,但是社区的硬件跟现在比还是相差甚远的。”杨成佳回忆,曾经的居委会在老房子里办公,社区中轴线两侧大多都是土木结构的房子、村里只有少数人家建盖了砖房,社区人居环境还有待提升,村间道路坑洼不平,电线网线有线电视线错综复杂……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28


如今走进斗南社区,无论进入哪一条街,都让杨成佳欣喜和惊叹。金桂街、玫瑰街、剑兰街……街街不一样,房房有特色。其中最具特色的街巷就要数社区中轴线特色商业街区。沿着社区中轴线青石板铺成的街道而行,5层高的小楼沿街道两侧延伸,沿街商铺林立整齐,小楼外立面莫兰迪风格彩绘墙体别具一格,修缮一新的毕氏宅院内滇剧爱好者续写着“滇戏窝子”的传奇故事,设施完善的老年文化活动中心成为了社区老年人日间活动的必“打卡地”。


看着社区的变化,接收着社区传递出的“越变越美”的讯息,在斗南社区的整个寻访活动中,杨成佳都在极力地从社区主任李文那里获取着解锁斗南社区居民幸福密码的钥匙。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33


是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还是居民积极参与自治共建亦或是社会治理措施有力有效?斗南社区居民的幸福底气到底来自哪里?


“区委区政府投入19357.57万元对社区进行提升改造、社区自筹资金建设村集体商业小楼实现集体经济造血增收、探索出了一条有力有效的特色社会治理模式”。斗南社区居委会主任李文一句话就道出了社区居民的幸福底气源头。区委区政府重视、社区“两委”班子团结、居民积极自治共建、社区治理举措有力有效都是开启斗南社区居民幸福密码的钥匙。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37


据李文介绍,2017年“昆明斗南花卉特色小镇”被列入云南省特色小镇创建名单中,呈贡区以培育创建全国一流全省一流“双一流”特色小镇为目标,针对斗南社区中轴线两侧建筑风貌与花卉特色文化主题不协调,样式不规范统一;电线、电信网线等私搭乱接;道路路面破旧,交通混乱,车辆占用消防通道;商业业态混乱,不具有核心竞争力;生态环境差与斗南花卉特色不相符等问题,2020年以来,社区完成了230多栋居民楼外立面提升改造工作,铺设污水管网17063米达到全区域实现雨污分流,完成“三线入地”,修缮改造了3条主要干道,整体修缮了文物保护单位“斗南毕氏宅院”,自筹资金新建了四层半商业楼,呈现了斗南社区建筑风貌重塑、生态环境提升、历史文化回归、商业业态涌现的长效发展态势,展现了斗南花都面向国际、包容开放、灿烂芬芳的形象。如今,斗南社区“最美街巷”也成为了市民游客的打卡胜地。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41


“现在斗南社区的变化大家有目共睹,很漂亮、很规范,最重要的是群众也很满意,也切实从中得到了实惠。”李文说,社区自成功打造“最美街巷”后,社区常驻居民数量大幅度增加,房租收入也在原来的基础上翻了2翻。社区集体经济收入不仅让居民实现了增收,还实现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反哺,让社区实现了软硬件的双翼齐飞。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45


李文介绍,下一步社区还计划把中轴线“最美街巷”打造成商业步行街区,依托商业步行街区,以点带面,促进斗南本土特色文化、花卉数据中心、花卉文化的融合发展,拉动社区人气、商气,带动社区经济发展,更好地为群众谋利益、谋幸福、谋发展。


在解密了斗南社区的幸福密码后,杨成佳对斗南社区探索出的社会治理路子表示肯定,也为社区打造的“最美街巷”竖起了大拇指。


春融社区: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  解锁居民小生活中的幸福密码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49


15分钟能做什么?在乌龙街道春融社区,居民从家步行出发的15分钟范围内,就能享受到活动中心、诊所、药店、健身点、市场、学校、公园、幸福食堂、心理辅导室、职工书屋、职工咖啡厅、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场所提供的服务。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52


春融社区于2017年12月挂牌成立,下辖惠兰园、惠景园两个住宅小区,有公共单位13家,商户143家。辖区居民5698户,人口13203人,流动人口4002人。从2020年开始,社区结合实际,坚持问题导向,查找民生“短板”,不断征集居民意见,建设了“社区居家养老、母婴空间、社区篮球、足球场、社区图书阅览室、社区党员服务超市、爱心食堂、社区老年人文体活动室、社区菜篮子、社区创业创新孵化中心”等10余项公共生活配套设施,打造了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左右为服务半径,以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求和品质消费为目标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不仅畅通了城市经济的“微循环”,也给社区居民构建了宜居、宜业的便民生活圈,为居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增强了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756


“住在这个小区非常地方便,我们都省出了很多时间。”春融社区惠兰园小区住户徐大爹介绍,小区住户上班前,不用为早餐犯愁,不出小区就能在春融社区爱心食堂吃上美味早餐;下班后不用为买菜头疼,家门口社区菜篮子便利店里,蔬菜、水果、肉类随意挑选;休息日,想换口味,小区周围大小饭馆一应俱全;找工作就业不用迷茫,到社区创业就业孵化中心即可得到专业指导;心理压力大到社区减压赋能中心得到线上专业心理疏导;老年人足不出户可到社区健康小屋和日间照料室得到便民医疗服务;少年儿童想读绘本写故事几步路就到社区儿童绘本馆和志愿者们一起寓教于乐。“我家就住在幸福食堂的楼上,下了楼就可以用餐,年纪大的还有折扣,我和老伴减少了很多的麻烦,现在我们有更多的时间用来散步、阅读了。”徐大爹满意地说。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801


“我们的愿景是打造一个最适宜居住生活养老创业就业的服务平台。”春融社区副主任李娴说,春融社区把解决民生实事作为打造“15分钟生活圈”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推进娱乐、购物、医疗等便民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衣食住行、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服务保障,打造的社会治理1+6+N品牌(即:“1个党建品牌+6个特色主题+N个社会团体”)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一站式解决了居民生活琐事,让各种惠民实事落地开花,让生活的脚步变得从容,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确保了居民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弱有所扶。


微信图片_20221116135804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春融社区探索的‘15分钟便民生活圈’是契合社区居民生活需求的微民生微服务,也是打造全龄友好型便民生活圈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新趋势。春融社区的成功探索,也将成为我们全市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的一个蓝本”,来自民进昆明市委的寻访团成员周佳称赞到。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