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数字经济政策盘点|数字中国建设、人工智能管理……协力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1-08 来源:昆明市呈贡区人民政府]

导   语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我国持续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战略,新技术创新突破,有力支撑了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在技术快速扩散的同时,多个数字经济相关的重要政策也在2023年"靠前发力",在不断深化和落地中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传递出稳增长信号。


现在,让小编带你回顾那些在2023年出台落地、协同发力,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政策。

1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




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旨在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规划》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系统观念和底线思维,加强整体布局,按照夯实基础、赋能全局、强化能力、优化环境的战略路径,全面提升数字中国建设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数字化驱动生产生活和治理方式变革,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动力。(@人民日报)



2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关系表



今年3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办公室印发《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分类与国际专利分类参照关系表(2023)》,进一步加强对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专利规模、结构、质量的统计监测,为科学决策和管理提供统计支撑,促进知识产权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融合发展。(@国家知识产权局)



3
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



4月13日,中央网信办等五部门印发《2023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提出到2023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取得阶段性进展。


工作要点部署了10个方面的26项重点任务。其中,在夯实乡村数字化发展基础方面,将加快补齐乡村网络基础设施短板、持续推动农村基础设施优化升级、稳步推进涉农数据资源共享共用。强化粮食安全数字化保障,推动粮食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运用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同时,因地制宜发展智慧农业,加快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强化农业科技和智能装备支撑。(@新华社)



4
数据要素活力指数评估体系



6月6日,《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成效(数据要素活力指数评估体系》标准发布。


该标准主要包括 5 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规定了面向地方政府开展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成效评估的基础框架,包括制度保障、安全治理、数据供给、数据流通与价值释放五个方面;二是给出了借助数字化工具以及非借助数字化工具的两类评估过程,并具体描述了主要环节的活动内容;三是规定了评估主体、人员的有关要求;四是规定了信息采集与处理的规范:五是从指标评分方法、指标权重确定方法、指数计算方法、评价等级准则四方面规定了评估活动中所采用的主要评估方法。


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举措及成效评估方面的空白。(@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



5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7月10日,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旨在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和规范应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办法》提出,国家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有效措施鼓励生成式人工智能创新发展,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明确了提供和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总体要求。提出了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明确了训练数据处理活动和数据标注等要求。规定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规范,明确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范未成年人用户过度依赖或者沉迷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按照《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图片、视频等生成内容进行标识,发现违法内容应当及时采取处置措施等。此外,还规定了安全评估、算法备案、投诉举报等制度,明确了法律责任。


《办法》的出台,既是促进生成式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要求,也是防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风险的现实需要。(@央广网等媒体)



6
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9月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通过构建先进元宇宙技术和产业体系等举措,在政策层面为元宇宙产业发展指明方向,推动元宇宙产业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元宇宙技术、产业、应用、治理等取得突破,成为数字经济重要增长极,培育3至5家有全球影响力的生态型企业和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3至5个产业发展集聚区;工业元宇宙发展初见成效,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形成一批标杆产线、工厂、园区。


针对中国元宇宙产业核心技术不强、产品不丰富、规模偏弱等问题,《行动计划》提出,要进一步强化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在元宇宙中的融合创新,加快关键技术布局,加紧基础软硬件的研发创新,在高端电子元器件、建模软件等重点方向尽快取得突破。


在产品供给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拓展元宇宙入口,加速XR头显、裸眼3D等沉浸显示终端的规模化推广,丰富基于手机、计算机、电视机等终端的元宇宙应用,支持脑机接口等前沿产品研发;推广沉浸交互的生活消费场景,建设文旅元宇宙,围绕文化场馆、旅游景区和街区、节事活动等应用场景,提供数字藏品、数字人讲解、XR导览等产品和服务;加快数字人客服、实景导航等在政务服务应用,构建面向公众的一体化元宇宙政务服务体系。(@人民日报海外版)



7
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10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门印发《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从计算力、运载力、存储力以及应用赋能四个方面提出了到2025年发展量化指标。


计划提出,到2025年,计算力方面,算力规模超过30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达到35%,东西部算力平衡协调发展。运载力方面,国家枢纽节点数据中心集群间基本实现不高于理论时延1.5倍的直连网络传输,重点应用场所光传送网(OTN)覆盖率达到80%,骨干网、城域网全面支持IPv6,SRv6等创新技术使用占比达到40%。存储力方面,存储总量超过18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达到30%以上,重点行业核心数据、重要数据灾备覆盖率达到100%。应用赋能方面,围绕工业、金融、医疗、交通、能源、教育等重点领域,各打造30个以上应用标杆。(新华网)




8
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



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贸易畅通专题论坛期间,中国与阿富汗、阿根廷、白俄罗斯和文莱等34国家共同发布《数字经济和绿色发展国际经贸合作框架倡议》。《倡议》提出,成员间应营造开放安全的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弥合数字鸿沟、增强消费者信任、营造促进绿色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强贸易合作促进绿色和可持续发展、鼓励绿色技术和服务的交流。(@商务部网站&前瞻产业研究院)



9
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



今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下文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部署了5方面任务:在关键技术突破方面,打造人形机器人"大脑"和"小脑"、突破"肢体"关键技术、健全技术创新体系。在产品培育方面,打造整机产品、夯实基础部组件、推动软件创新。在场景拓展方面,服务特种领域需求、打造制造业典型场景、加快民生及重点行业推广。在生态营造方面,培育优质企业、完善创新载体和开源环境、推动产业集聚发展。在支撑能力方面,健全产业标准体系、提升检验检测和中试验证能力、加强安全治理能力。


《指导意见》还结合任务安排,设立关键技术攻关、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拓展场景应用等3个专栏,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10
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



12月2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实施方案》,旨在推动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通过数字化手段促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全体人民共享数字时代发展红利,助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方案提出,到2025年,以数字经济促进共同富裕在缩小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差距上取得积极进展,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的积极作用开始显现;到2030年,在加速弥合区域、城乡、群体、基本公共服务等差距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形成一批东西部协作典型案例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成果,数字经济在促进共同富裕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方案部署了推动区域数字协同发展、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强化数字素养提升和就业保障、促进社会服务普惠供给等四方面重点举措,从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要素保障、建立评价体系、加大宣传力度等四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确保目标任务落到实处。(@新华社)